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大人到!”
郑令使用他已经准备好的“杀手锏”时,门外有人禀报。
“嗯?这个李大人不在郡主身边,跑这干什么来了?”
听到门外禀报,郑令心中一动,知道此时不宜再审案,便暂时作罢。
他与司卫国、陶大宇等人起身,迎接李宏伟的到来。
李宏伟的出现让郑令有些摸不到头脑,按照王爷叶仞城的安排,李宏伟应该在郡主叶瑾萱身边保护她,此时他来县衙所为何事?
郑令暗自思量着,凭着自己的第六感,他来这不是什么好事。
李宏伟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走进大堂,毫不掩饰心中的不满。
看到众人向他行礼,他只是大大咧咧地挥了挥手,态度跟昨天明显不同。
安平王走后,永平县内确实属他的官位最大,这也让他在县衙中显得格外有底气。
郑令礼貌地邀请李宏伟坐在主位,李宏伟却阴阳怪气地回应道。
“郑大人,您太客气了。此案是您在审,我不过是来旁听而已,不敢越俎代庖。”
郑令听出了李宏伟话语中的异样,但他并未表现出来,只是淡淡一笑,回应道。
“李大人言重了,您的到来令县衙蓬荜生辉。既然大人愿意旁听,那自然是极好的。”
李宏伟冷哼一声,便在一旁上坐了下来,一副旁听审讯的架势。
郑令回到主位坐下,整个县衙大堂上,每个人都各怀心事。
司卫国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李宏伟的一举一动,心中也在猜测他的真实意图。
陶大宇则显得有些兴奋,希望李宏伟能带来有新的变化。
在审案开始之前,郑令还是礼貌地向李宏伟简要介绍了刚才的审案情形。
没想到当李宏伟听到案件涉及郡主一事时,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忍不住开始发难。
“司卫国,这么大的案子,你竟然不先向我禀报一声,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李宏伟斜着看向司卫国,声音中满满的的不满和指责。
司卫国被李宏伟的突然质问弄得措手不及,他的脸色变得有些尴尬,连忙站起来回道。
“下官不敢!”
郑令听出了李宏伟的言外之意,知道他是在借题发挥。
李宏伟明着是在质问司卫国,实际上却是在挑郑令没有提前通个气。
为了避免司卫国处于难堪的境地,郑令觉得这个锅只能自己背了。
他轻咳了一声,语气平和地说道:“李大人,此案目前尚未有定论,因此我只是请司卫国来大堂旁听。待案件有了明确的结果,自然会向李大人禀报。”
李宏伟听了郑令的解释,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他的语气依然带着一丝责备。
“郑大人,郡主的安全事关重大,任何涉及郡主的案件都不应该掉以轻心。我希望以后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能够提前和我知会一声,王爷那边也好有个较大。”
郑令点了点头,一副认同的样子。
“李大人说的是,本官一定谨记。”
陶大宇在一旁观察着三人的互动,他的心中暗自思忖。
他抱着侥幸心理,李宏伟的到来可能会给案件的审理带来一些变数。
随着郑令的一番话,大堂上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李宏伟虽然仍旧有些不满,但也没有理由再继续发难。
郑令重新将注意力转回到审案上,扫视一周后将目光落在刘大洋的身上。
“刘大洋,李大人已经亲临大堂,你应该知道此案事关重大。你要想好了,现在所有的证据你都解释的十分勉强,可别说我没给你机会!”
刘大洋在郑令的逼视下显得有些慌乱,他的眼神游移不定,结结巴巴地回答。
“大人,我……我真的冤啊,可是……可是也不能因为身上有伤就说我是凶手啊。”
郑令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转头看向李宏伟,询问道:“李大人,您看?”
李宏伟冷笑一声,根本没有看向郑令,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郑大人,这等小事儿何必问我?我现在关心到底有没有真凭实据,我们为王爷办事可不能太随意,否则......哼哼。”
陶大宇见状,心中暗喜跟着附和道。
“李大人说的对,刚才那些证据似乎有些牵强,还请郑大人拿出真凭实据吧!”
郑令微微一笑,似乎早已预料到他们会这样说。
他轻轻击掌,立刻有衙役从后堂托着木盘来到大堂。
木盘放着一把匕首,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了那把匕首上。
匕首上的血迹尚未完全干涸,显得格外刺眼。
郑令的目光如电,他问刘大洋:“刘大洋,你可认得这把匕首?”
刘大洋看着那把匕首,脸上露出了一丝慌乱,但他很快掩饰过去,故作镇定地回答。
“回大人,这把匕首我从未见过,不知情。”
郑令并没有直接反驳刘大洋,而是耐心地解释道:“好吧,这把匕首就是刺伤孙大力的凶器。”
陶大宇在一旁插话道:“郑大人,就算这把匕首是凶器,那又能说明什么呢?永平县卖这种匕首的铺子多了去了。”
郑令没有直接回答陶大宇的问题,而是从袖中拿出了一个木盒。
向大家展示起来,众人看向木盒,只见里面装着一些黑黢黢的粉末,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
郑令解释道:“这些粉末,是一种特殊的墨粉,能让我们看到凶器上留下的指纹。”
此言一出,大堂上响起了一片低语声。
“郑大人从哪知道的方法?”
“这个能准吗?”
“少说话,看吧!”
......
众人都未曾听说过这样的方法,脸上露出了惊讶和好奇的神情。
刘大洋听到这里,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的额头上开始冒出冷汗,眼神中满是恐惧。
郑令转向李宏伟,询问道:“李大人,如果凶器上的指纹与其相同,我觉得就可以定案了,您看这样处理是否妥当?”
李宏伟虽然对郑令的做法感到新奇,但他也明白既然郑令如此胸有成竹,自然不能阻拦。
“郑大人,尽管按照你的方法去做,我在这里看着。”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令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