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夫妻俩利用这两天拆违建的空档,琢磨起房子改造来。
原先秦光明买这套房子的目的就是当做一个投资,同时自家也能居住。
现在看,确实拿来当办公地更好。
两人都认可这个观点。
可在是否居住的问题上又产生了分歧。
秦光明的意思,既然拿来做生意,干脆就另买一套房或者另租一套。
可朱虹坚决反对。
她的想法是,就住在二楼。
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住在后面附属房的小屋里。
后天井不是有厨房和四间仓库嘛,这都能利用。
何必另外花钱浪费呢?!
再不济,给这些仓库加盖个二层,也能对付住啊!
人家说的在理,秦光明也哑口无言。
老话说,家有贤妻,不遭横祸。
秦光明觉得,不仅是不遭横祸,还能不飘。
挺好。
他琢磨过味儿来,也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经过商量,改造计划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一楼正房这边不是有5开间嘛,全都打通。
形成一个商品卖场。
在前天井的两侧厢房,改造成商品库房。
从大门搬货进来,就能直接入库,省去了往其他地方搬运的麻烦,出货的时候也省事。
这个想法,秦光明同意。
他在北安和齐市都张罗过家具店。
对店面的改造是有经验的。
朱虹也当了好几年的店长,一个卖场什么样的格局好用,她是知道的。
她提出的这个改造方案,秦光明觉得不错。
这样就能很好的利用厢房和正房了。
至于二楼,秦光明想的是用来办公。
毕竟还需要其他场地。
经理办公室,财务办公室,业务办公室,有条件的话还要建立售后服务部办公室。
这些都是需要场地的。
对于丈夫的提议,朱虹没有一味地否决。
而是部分赞同。
她说道:“如果一楼暂时够用,那么二楼就当做办公室。咱们可以住在一楼的仓库里。”
“实在不行,我建议,把后天井封上,隔成大仓库,这样就能存更多的货了。”
朱虹担心库房不够用是有道理的。
前西厢房两间24个平方。
前东厢房因为用了一间作为进院的通道,只剩一间了,12个平方。
一楼的东西厢房拢共有36平方做库房,明显不够用。
你想啊,前天井还将近60平方呢。
当然,厢房也有二楼。
可这二楼的厢房跟一楼之间没有直接的楼梯相连,往二楼厢房里搬货太麻烦。
因此,朱虹就想到了利用后天井的事。
正房5间,宽面米,进深7米,平方。
当然,真正的使用面积比这要小,因为还有个6平米的楼梯间呢,这是上二楼的通道。
不过,作为一个小卖场已经够了,甚至还不算小。
因为,这里主要起到展示作用,摆的都是样品。
真正送货都是从库房里另拿。
后面这个库房就尤为重要了。
一个12平米,4个也有48平方。
再加上前厢房的36平方,也有84平方了。
封闭后天井的事,秦光明觉得不行。
因为这里还有个厨房呢。
如果这里有人办公跑业务,势必要接待客户。
你能不要个茶水间吗?
秦光明的想法是这四个库房要利用起来,把厨房改造成茶水间。
至于厕所嘛,就在二楼加盖。
二楼不是有两个木晒台嘛,西边这个晒台改造成厕所。
以后员工和客人去卫生间就在二楼的西侧。
厨房上面加盖一间厨房,作为秦家私人厨房,
原来的东边木晒台改造成混凝土晒台。
紧挨着这个晒台的东侧,加盖一层阁楼,用作秦家居住。
当然,这个面积有限,只有12平方。
在最西侧库房的屋顶上,加盖一间卧室。
这间卧室需要把西侧的后天井盖上,开门在二楼西厢房的位置。
如此一来,这间卧室虽然挨着卫生间,但与卫生间又是隔开的,尽量减少影响。
这间卧室,是为王凤英准备的。
也就是说,秦光明打算在后天井的附属房上加盖二层。
两个木晒台只保留一个,还要改造成混凝土的。
如此,秦家只能在二楼后天井外的小房子里居住。
其他的房子全部用来做生意。
如此做,牺牲不可谓不大。
而二楼的3间前楼和6间厢房就能用来办公了。
二楼西侧的前中后三间西厢房,秦光明的计划是打通成一长间。
用做小型的会议室。
虽然宽度不够,可长度不短,总面积53平,凑合着也将就了。
二楼的东侧也是三间相连的厢房。
门洞上方这一间,12个平方。
作为财务室。
当然要对这间房进行加固。
中厢房作为经理室,后厢房作为业务洽谈室,两个房间有40平方。
前楼三间,西、中、东。
西侧前楼紧挨着会议室,这里就是公司办公室的位置。
中前楼作为秦光明和朱虹的办公室保留。
东前楼紧挨着经理室,所以作为业务部的办公室。
库管员和办公室文员一起在办公室里办公。
秦光明暂时的构想就是这些。
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朱虹大体上是同意的。
“前面这个天井太浪费了,应该利用起来。”
“咋利用啊?”
“至少可以接出去几米,这样卖场就大了。”
朱虹说的对吗?
对。
前天井的进深有米,宽度米。
不说接出去太多,就是2米,就增加了21.5个平方。
就算这样,还有4米进深呢,根本不影响进出货物。
秦光明点点头,认可了她的想法。
“那就接出去2米。”
“这样二楼的前楼面积也能增加21个平方。”
朱虹很是得意的笑了。
“行,就你聪明!”
其实,不是秦光明想不到这些,而是他主观上不想这么干,他还想着保持原貌呢。
现在他要想开了。
既然都想着用这里做生意了,那就别想其他的。
只要主体结构不变,其他的都能变通。
14号院里垃圾清运正忙。
他们夫妻俩站在门外画草图。
至于工程上能不能实现,这还要房管所维修公司的师傅来看。
眼瞅着垃圾又装满了汽车,秦光明就招呼媳妇儿一起进去看看。
这回进院,又有不同。
原先蔽塞拥挤的院子不见了。
眼前豁然开朗。
不仅出现了一个几十平方的院落,也看清了两侧的厢房和正房。
虽然玻璃破碎,门窗摇曳,裙板掉漆,一片萧索的样子。
可夫妻俩脑海里全是改造后的样子。
俩人拿着草图,在现场就比划起来。
这里要怎么改,那里要怎么修。
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