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秦光明两边跑了一趟。
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就是当初他认为一个车皮就能把9000斤木耳运走是想当然了。
这个问题还是供销社的人发现的。
一开始,他们只是卖木耳,根本就去管运输的事。
可秦光明跑来专门提起这事儿,他们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搞这种铁路运输,他们是专业的。
人家有铁路专线,有自己的车皮。
需要运输的时候,跟铁路部门申请加挂就行了。
这会儿的铁路运输根本就没有什么超载的说法。
只要车头能拉得动,你就往后面挂吧。
十节八节是它,百八十节也是它!
像深林铁路,一挂平板就是几十个!
还有煤矿运输车,都是百十节的载。
因此,秦光明一提用一节车皮运9000斤木耳,他们就懵了。
在有实操经验的同志反复测算下,认为,至少需要两个车厢才行。
这下,秦光明抓瞎了。
他把目光看向供销社的人,他们就眨眨眼,说道:“实在不行,我们就加挂一节呗,反正有车皮。”
对,他们自己有!
这就是国营单位的牛逼处!
货运站这边经过秦光明的不懈努力,终于时间提前了。
安排在12月1号发车。
因为有供销社出卖你协调,货运站的车皮提前甩在了供销社货运专线上。
其实,供销站这边的车皮已经提前装车了,就在秦光明付清了25%货款的第二天。
装车不用秦光明操心,他现在关注的是刚刚发布的通告。
在北安人民体育场,召开4万人公审公判大会。
11月20号。
青年厂北安分部的干部职工都被组织起来,跟着街道干部一起往体育场去。
大街小巷都是黑压压的人群。
今天所有的单位都不上班。
商店关门,客车停运。
体育场的大门口,搭建了一个临时大门。
两侧悬挂着布标。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横批是“从重从快”。
大门两侧还站有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
再往里走。
体育场内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体育场的正中,是一座临时搭建的主席台。
还带有棚顶。
一副红色布标悬挂在棚檐下。
“北安市整顿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公审公判大会”。
主席台上端坐着北安市政法领导,公安、检察、人民法院的领导同志。
主席台下站满了公安民警。
现场人虽然很多,可却没人敢大声喧哗。
大喇叭里突然有人说话。
“北安市各单位机关的干部职工同志们,为了贯彻中央、省委、地委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指示精神,我市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战斗,已经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严打斗争。下面请市委领导同志讲话!”
接下来,北安市委、政法委相关领导发言,然后是公开审判。
由北安市人民法院当众宣读宣判书。
对罪大恶极、民愤极大、对社会治安危害严重的5名罪犯判处了死刑!
这5人的罪状被当众宣读。
在场的干部群众都听不下去了。
有人高呼“死刑、死刑!”
现场听审百姓也跟着喊。
要不是现场有人维持秩序,恐怕早就有人冲上去把他们撕碎了。
听审的人中可能有受害人家属,隐隐约约的哭泣和咒骂声不绝于耳。
当审判长宣读“某某某宣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押赴刑场立即执行”的时候,
有的人还能站着,可有人的早已瘫软在地了。
更有甚者屎尿齐流。
好在法警早已将他们的裤脚勒死,味道还不大。
这5人就是北安赫赫有名的“五虎二狼”中的“五虎”。
5人宣判完,由法警押解走出体育场。
虽然通道两侧都是执勤武警,可两旁的老百姓控制不住情绪,高呼“打死他”,就往上拥。
武警战士拼命的阻拦。
法警见状赶紧带着这些人撤离。
体育场门外早已停好了5辆大解放。
他们被分别押上车。
这是开往刑场的临时押解车队。
车队前第一辆车是吉普警车。
车上是全副武装的公安民警。
他们披着军大衣,戴着棉警帽,腰间扎着武装带,斜跨冲锋枪。
重点是他们都戴着白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这车人就是行刑队。
据传,他们是提前抽签决定行刑人选的。
凡是抽中签的民警,需要被集中心理疏导,领取武器弹药。
行刑队后的押解车上,押解法警也是全副武装。
戴着口罩,把自己捂得很严实。
秦光明跟着人流出来的时候,押解车已经依次启动,向着刑场而去。
至于刑场的位置,没人知道。
车队沿着北安市区的主要街道缓缓而行。
车队大喇叭里播放着刚刚审判长的宣判录音。
大街两侧站满了人。
车上的死刑犯表情各异。
既有面无人色的怂货,也有假横的死不悔改。
也有垂死挣扎不甘心的家伙。
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正是因为这几个月的严打,整个社会治安为之一清。
有人说,八四年是公司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大会现场回来,一路上见到的都是欢声笑语。
压在老百姓心头的乌云没了,大家的心情舒畅了。
当然,也有些人胆战心惊。
他们是漏网之鱼。
担心自己被发现,都收敛了起来。
朱虹见丈夫回来,询问了现场情况。
秦光明也绘声绘色的跟她讲了。
“人太多!得回你们没去,不然都得走丢了。”
这次大会也给秦光明敲响了警钟。
搞经济可以,千万不要用暴力手段,否则以后有你受的。
其实秦光明利用病假这段时间,干着倒爷的活儿,就是为了积累原始资金。
自从他去了沪海,就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在适当的时机把全家办过去。
沪海未来的发展他是知道的。
如今办户口还有机会。
前世九十年代的时候,他曾听说,那会儿办一个沪海户口大概需要5、6万的样子。
虽然是小道消息,但也给了他一点信心。
转户口需要有接受单位,只要自己不要实际工作,不要分配住房,只要一个接收单位的话,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