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下,14号院的工程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就在二楼的楼梯口,钱伟指挥木匠搭建了一个上屋顶的楼梯。
正连接着正房最东边的屋顶上。
在屋顶,工人们已经建出了一个高大的人字脊门洞。
这里正是进入假三层的通道。
为啥要在这里开出通道呢?
这是二楼厨房通往假三层的通道。
假三层的5间阁楼也有了功能划分。
首先,东1号房间就是餐厅了。
从二楼后天井厨房进入假三层餐厅就餐,这个规划比较合理。
东2号房和中间房打通作为一个大客厅使用。
西1号是秦光明和朱虹的卧室。
西2号房就是王凤英和两个孩子的卧室。
这间卧室与西侧的厢房假三层阁楼相同。
厢房的阁楼用作孩子们的游乐室使用。
那么,东侧的假三层就是秦光明的书房。
暂时就是这么规划的。
进入假三层的入口,除了二楼的后楼梯外,还有一个入口。
那就是二楼正房的前楼。
也就是秦光明和朱虹俩人的办公室。
在这里设置了一把旋转楼梯。
可直通假三层的大客厅。
至于预算,也被秦光明严格的压制在了5000块。
有人问了,这能够吗?
需要多少木料啊?
呵呵,秦光明缺木料吗?
当钱伟提出,这样的改造需要大量的木材时,秦光明一口答应,所有木料他来提供。
把钱伟赚钱的路子一下子堵死了。
没办法,谁让秦老板是个不缺木材的主儿呢?
天气在7月份逐渐的晴朗。
施工进度一天比一天快。
钱伟这人牛逼是吹的,可实事也干。
他还真弄来了聚氨酯发泡施工队。
打发泡这天,有十几个工人忙乎。
他们在阁楼里呼呼呼的喷着发泡,
肉眼可见的屋顶隔板上糊了一层厚厚的泡沫。
没一会儿,就变硬了。
第二天,木工们就开始在发泡外钉装饰板。
这些木板都是秦光明提供的木料。
他们在院子里加工完成的。
对于自己提供的木料,秦光明还是很有底的。
东北的木材没的说!
前面的工人钉板子,后面的工人就开始上漆。
除了屋顶外,还有气窗和墙板。
等这些都干完了,就对木地板进行刷漆。
他们都是从最里面开始施工,一点点倒退着出来。
最后就是两架木制楼梯。
后天井的附属房施工也在接近尾声。
由于有了假三层的出现,后天井加盖二层虽然没有变,可是使用功能却进行了调整。
比如,最西侧二层原计划是个卧室,现在改成了卫生间。
这样,西侧的两间二层都成了卫生间。
这就是一间男厕,一间女厕。
中间二层是私家厨房功能不变。
厨房旁边的混凝土晒台也没有变化,秦光明一家需要有个晾晒衣物和被子床单的地方。
原计划秦光明卧室的地方改成了盥洗室。
这里既是厕所,也是洗澡间,还是洗衣房。
反正就12平方,可劲儿的折腾吧。
这个二层的下方,就是秦光明的保险库。
有人问了,上水容易,下水难。
你家下水咋处理的?
都走后墙。
因为这些附属房的后墙就是后面弄堂的墙壁,钱伟的设计就是下水管沿着后墙进入地下。
秦家是兆福里最西户。
他家的西墙就是兆福里的西侧的围墙了。
所以,下水管从后外墙落地,进入阴沟。
沿着阴沟向西,从围墙下穿出去,进入西侧的公共下水道。
这样,秦家的下水就完美的解决了。
后弄的阴沟原来就有,是盖有石板的。
秦家一直走的是管道,不是直接排入后阴沟。
这样,后面的住户也不会有意见。
施工到了现在,也逐渐的进入了收尾阶段。
秦光明也根据工程进度,付了80%的款项。
时间也进入到了8月中旬。
秦光明两口子这段时间都很忙。
他俩去学驾照了。
秦光明开车这么长时间,一直是无证驾驶。
虽然现在查驾照的事情不多,可他还是有些提心吊胆。
正好朱虹也闲着无聊。
俩人除了偶尔去购买点金镯子外,也没啥事干。
干脆学车去吧。
也算是一技傍身。
朱虹一开始不愿意。
被秦光明拉着去学的。
勾引她的办法就是让她多坐大奔。
“只要你考下来驾照,我就给你买辆新车。”
朱虹绝对是看在丈夫的热心份上学的。
一点儿都不是为了什么新车不新车的。
她才不在乎呢。
当然,如今学驾照可不是后世,只要交钱就能学。
如今学开车是需要单位推荐,开介绍信的。
秦光明给洪厂长去了个电话,第二天厂子里就开好了介绍信。
秦光明两口子拿着介绍信去了沪海公交总公司驾驶培训总站。
他们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学员。
秦光明根本就不用学。
他一上手,培训站的老师就说,“你下来,直接考试吧。”
是的,如今的驾驶考试直接在培训站。
他上去就考。
什么起步停车、侧停倒库,一把过。
秦光明在培训站呆了半个月就拿驾照了。
朱虹却要按部就班的跟着学。
她可没有丈夫的水平。
不过,她的车感还是好的。
每天都是秦光明接送,她天天耳熏目染,能没有车感嘛!
这天,朱虹突然不去培训站了。
“走哇!别迟到!”
秦光明都成专职司机了。
“今天不去了。”
“咋的?”
“咋的?今天都几号了?”
“16啊!”
“马上要9月1号了,孩子都要开学了,咱们还不去报名?”
“哎哟,我忘了!”
秦光明一拍脑门。
“我都准备好了,户口本这儿呢!”
“还要办啥手续啊?”
“要去街道开证明,拿着去学校。”
俩人吃了早饭,一起去了街道。
有户口本在手,一切好说。
街道上的人也认识他俩。
这两口一嘴的东北普通话,很好辨认。
听说是给孩子办入园手续,街道上的阿姨就咕噜咕噜的说起了沪海话。
朱虹是一句听不懂。
好在秦光明前世在沪海待过几年,他又跟沪海人打交道多,还是能听得懂的。
俩人拿好了手续,这才回家带孩子去汉口路幼儿园。
汉口路幼儿园创建于1937年,原名“慕尔堂幼儿园“,已有47年的历史。
从秦光明家沿着汉口路一直往西,在XZ路和汉口路的交叉口位置,紧邻着人民广场。
这里绝对是闹市区。
结果,他们无功而返。
还没到报名时间。
20号才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