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贾赦自回京城以后就很忙, 早出晚归, 常常一天都不见踪影,但让他自己说, 他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因为绝大多数时间他都一个人安静的发呆。
而造成贾赦如此繁忙的罪魁祸首就是皇帝。
贾赦按照貅宝的建议, 说话说一半留一半, 真话假话掺合着说。
比如, 他告诉皇帝, 因外甥女林黛玉离家多日, 十分想念她爹林如海, 所以他便抽空去了趟扬州, 然后在扬州时又遇到来拜访林如海的陈为霖, 之后去陈府的时候就见到了陈家大公子。
贾赦表示, 他在见到陈家大公子陈昊原的那刻惊呆了,因为陈家大公子的相貌几乎与废太子如出一辙。不过,贾赦并没有说陈家大公子是废太子遗孤, 只是单纯的表示疑惑,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相似之人, 而且,陈家大公子的年纪恰好与废太子遗孤十分相近。
皇帝听完后虽然并没有表现的有多激动,但却详细的询问了些陈家大公子的事情。因皇帝平日公务繁忙, 不仅有一堆的奏折等着他批阅, 还有一众大臣等着他召见, 因此, 只有空闲时候才能听贾赦讲上几句。
其实贾赦只见过陈家大公子几面,对他哪有多少了解。但因他将赌注压在了陈家大公子身上,自是变着花样的夸赞陈家大公子。好在陈家大公子确实有真材实料,林如海都夸他才德兼备,所以贾赦夸的一点也不心虚。
皇帝一直都是默默的听着,只在听到陈家大公子两年后会进京赶考的时候才有些反应。不过这反应也就是单纯问了句‘他两年后会来赶考?’,在得到贾赦确定的答案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贾赦于是心里面就打起了小鼓,不晓得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回去后立刻谦虚的向貅宝请教。
貅宝就告诉贾赦,皇帝虽说跟废太子父子情深,但首先是君,其次才是父。只看他在知道废太子是被冤枉的以后,还能理性的处置问题,没有非要闹个底朝天把政治影响全部抛在脑后就知道,他不是个会感情用事的皇帝。所以,即使对废太子有愧疚,并且把这愧疚转移到陈家大公子身上,皇帝也不可能立刻就把陈家大公子当做继承人看待。
为了不混淆皇室血脉,皇帝首先要做的便是确定陈家大公子的身份。在确定他确实是废太子遗孤后,再考虑要不要将他认祖归宗,最后才会考虑要不要把他立为皇太孙。
首先,确定身份应该不成问题,不管是玉佩还是滴血认亲,总有办法证明陈家大公子的身份。其次,是否认祖归宗就要看皇帝是如何打算的了。如果皇帝没有打算将陈家大公子立为皇太孙,那么就不会让陈家大公子认祖归宗,甚至还要极力的掩饰他的真正身份。
这不是不想认,而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毕竟陈家大公子身份尴尬,他爹废太子可是差点成为皇帝的人,不管新皇是谁,都很难对他放心,况且谁又能保证陈家大公子在知晓自己的身份后产会不会生不该有的心思。所以新皇要不暗中打压陈家大公子,要不就干脆让他无声无息的消失,总而言之,认祖归宗却又坐不上那个位置,陈家大公子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当然,换句话说,一旦皇帝有让陈家大公子认祖归宗的打算,就是想把皇位传给他了。而这两年以及两年后的科举考试,可以当做是皇帝对陈家大公子的一种考察。
目前年长的皇子里,除了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外,其余皇子都不适合当皇帝。当这三位皇子都让皇帝失望并且放弃后,皇帝就只能从几个小的和陈家大公子中挑选。而陈家大公子年纪合适,若才学能力都不错,再加上他废太子遗孤的身份,有很大的可能皇帝会选择他。
不过,貅宝也给贾赦说了,这一切都是她的猜测,毕竟她不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谁知道皇帝日后会作何打算。目前他们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三位皇子失去继承那位子的机会,尤其是四皇子。
其实贾赦早在一开始,就将他对废太子被冤一事的调查结果报告给了皇帝。而且说的很直接,一上来就说他怀疑是四皇子干的,原因是他碰巧遇到了太子妃的表妹夫常坚的贴身随从。贾赦将刘涵玉告诉他们的那些事情,全部说是那编造出来的贴身随从交代的,又很可惜的表示那贴身随从身患重病已经不治而亡。最后又跟皇帝请罪,说他没有办法将那贴身随从带回来,也没有能力调查那贴身随从说的事情是真是假。至于究竟是不是四皇子暗中设计,并借三皇子和五皇子这两把刀陷害的废太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这般说,其实是为了让皇帝注意到四皇子。皇帝肯定不会相信贾赦的片面之词,但却会产生怀疑。只要皇帝愿意详加查探,肯定会注意到四皇子藏着掖着的那些东西。即便找不出来陷害废太子的证据,也会对四皇子悄无声息的培养了那么多势力心惊,继而产生戒心……
贾赦这出京一趟,可谓收获颇丰,尤其对于皇帝来说,这些收获都极为重要。因此,皇帝就与贾赦有不少话要聊,但因为皇帝空闲时候不多,所以贾赦连续几日都是快到宫门下锁的时间才离开。虽然只有短短几日,但贾赦身上依旧聚集了不少目光。
有不少人想法打听皇帝与贾赦密谈了什么,但因皇帝当时禀退了众人,自然什么都没有打探到。于是有些人就宴请贾赦试图从他嘴里问出点东西,贾赦饭也吃了,礼也收了,但告诉他们的无非是他出京以后的所见所闻,再多的,就不说了。
出过京城的又不止贾赦一个,皇帝想听趣闻为什么非要找他,即使贾赦讲的引人入胜,也没有必要禀退众人,因此,大家都认为贾赦与皇帝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众人都自觉没那面子让贾赦说真话,只有贾母仗着自己是贾赦的亲娘,态度强硬的要求贾赦老实交代。
贾赦倒是换了个说辞,但也没说真话,只说皇帝在跟他打听甄家在金陵的所作所为。
贾赦在金陵的所作所为早就传回来京里,京城的权贵几乎都知道,甄家的‘多事之秋’少不了贾赦的‘推波助澜’,甚至贾赦与甄应嘉的几次交锋他们都一清二楚。因此,贾赦如今已上了三皇子一派的黑名单。虽然庄舒昌、王子腾与甄家等事看起来都是巧合,但巧合太多了,就是故意的了。三皇子觉得那些是贾赦有意而为之,要不被打压的怎么偏巧都是他这边的人。但不管是故意还是巧合,贾赦损害了他的利益都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三皇子就开始打击报复了。
那时候贾赦人还远在扬州,但京城里,弹劾他的奏折却如雪花一般被送去了皇帝的御桌上。各种陈年往事都被翻了出来,还有些似是而非的事情,虽说不至于致贾赦于死地,但也足够他喝一壶的。
好在皇帝耳朵很硬,态度明确,表示贾赦如今不在京城,等他回来之后再就这些折子自辩。虽然折子被暂时压了下来,可那阵子,贾母和贾政却都心惊肉跳,整日忧心忡忡的猜测会不会连累到他们。
因此一听贾赦提起甄家,贾母就语带抱怨的说道:“你没事招惹他们家做什么?你闹这一出可倒好,我都没脸去见我的老姐妹了。”
贾母的老姐妹就是甄老太太。甄老太太在京的日子不短,但却从没有去过贾府,不仅如此,连贾母的拜帖也拒绝了,摆明了因贾赦迁怒贾府。甄老太太觉得,若不是贾赦不念及两家的情分高抬贵手,甄三老爷也就不会死。
贾赦依旧无辜状,表示自己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种局面,不过甄家在金陵确实嚣张跋扈,几乎可以只手遮天。
贾母眼前一黑,“这些你都跟圣上说了?”
贾赦点了点头,“我连大家称呼甄家是金陵的土霸王都说了。圣上问了,我自然不敢欺君。”
贾母气极,几乎已经可以想见,贾家和甄家的关系彻底破碎,再回不到重前了。
贾赦却不以为意。甄家既然迟早完蛋,得罪他又能怎样。还不如趁现在划清关系比较好。
不过贾赦想划清界限,也得看人家同不同意。
这日宫里传来消息,说甄妃要召见貅宝和迎春。
贾母等人都惊呆了,一些人眼里还流露出淡淡的羡慕。只有貅宝愁的要命,见到甄妃她岂不是要跪下了,开什么玩笑。
迎春又是紧张又是激动。这还是她第一次进宫。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进宫就好像乡巴佬进城似的,充满了神秘。结果,迎春紧张过了头,神色僵硬,连走路都同手同脚了起来。
貅宝倒没有任何异常,一直镇定自若,只是当要拜见甄妃时,身子一歪,晕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