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如意这段时间一直都很忙碌,感觉她活了两辈子都没有这么忙过,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还好都是自己做过的,所以也都比较有经验,不至于手忙脚乱。
可各种小纰漏还是无法避免,就比如牌匾这么大的事她愣是给忘了。
主要一开始她就想弄个小作坊,就跟那些城中村里的小工坊一样,往往都是不挂牌匾的,凑几个工人就开干了。
没想到一个不小心就拉了个工厂,于是就把这一茬给忘了。
“苏厂长,要什么样的啊?我们村里有人就会做,是老手艺了。”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字大清晰,能挂在咱们这个大门口就行。”
苏如意看着简陋的工厂,大门门卫室都是用铁皮、石棉瓦搭建的,实在没有什么想法。
朱贵很是高兴,将活儿领了下来。
他自己找到活干,也希望村里人也能找到活计。
“苏厂长,我听说厂里还要招人?要啥样的工人啊?”
“细心手巧有责任心的女工,一会儿就会把招工启事张贴出来,你要是有合适的人可以让她们报名。如果有厨艺好的,会做大锅饭的厨子,也可以推荐过来。”
苏如意是要建食堂的,不仅是员工福利,也是为了让工人更好地工作。
这里比较偏僻,如果还要回家做饭吃饭,那就太耽误时间了,所以会包中间一顿饭。
朱贵听到这话,更乐了。
“这不巧了吗!我五叔就是专门做酒席的。他有个女儿,特别有天分,从小跟着打下手也学得一手好厨艺。她的手艺不比他爸和弟弟差,只是她毕竟是闺女,乡下地方你也知道,家业是要给儿子继承的。我五叔虽然教了她手艺,但是不准她跟自
己弟弟抢大厨位置,所以她只能帮着打下手不能当大厨。您要觉得合适,我明儿把他带过来给您瞧瞧?”
“行啊,你带过来试试手艺,她家也在附近吧?”
“就嫁到我们村啦,我五叔家是在别的村子,只是咱们这一片的村子做席面,都喜欢找他。”
苏如意更觉得没问题了,她是想要跟附近村民交好的,这样更便于未来工作。
如果这个人没问题,再招一个女工人帮忙打下手,再加上一个孙奶奶,差不多就足够了。
打下手的女工人就从之前过来干活的人里挑就行,苏如意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虽然招熟人会有很多弊端,可在小地方是利大于弊的。
“对了,她是个寡妇......这没问题吧?”朱贵说这话的时候,气都有些弱。
苏如意一时没反应过来:“寡妇又怎么了?”
“有人觉得不吉利,所以.......您不介意就太好了。”
苏如意无语,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封建迷信。
“只要品行端正,条件符合岗位要求的,都有资格进咱们厂子。”
苏如意刚回到家,就看到警察从屋子里走出来,进屋就看到孙奶奶在抹眼泪。
“李大爷,公安过来是干嘛的?有云姐的消息了吗?”
老李头摇了摇头:“赵志刚已经承认,当初是他们家拐卖的年年,但是云瑶不是他们的。”
赵家人确实是冲着房子,将李年年给拐走的。
他们会有这个念头,是因为赵志刚的大儿子出差的时候,看到李云?跟着人下车了,后来才知道她失踪了。
其实当时赵志刚大儿子就发觉不对劲,不过他并没有出声。
当初他们家被赶出大屋子,赵志刚大儿子内心是有怨言的,觉得他们把他们的房子给抢了。
虽然是租的,可住了这么多年,早就当成了自己的。
所以看到李云?倒霉,他乐得看热闹,回来还跟家里人分享了,觉得这都是这家人不仁义的报应。
听到这事,大家确实都幸灾乐祸,没有半点同情。
刘秀芝当时道:“这一家子现在不是老就是小,住那么大的房子就是浪费。”
“其中还有个病秧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到大。到时候房子啥的肯定留给那个最小的,都是家里最小的,我怎么就啥都没有呢。”赵玉成当时很是妒忌道。
李小宝体弱,看着就是个活不长的,而且还不是李家孙子,只是外孙。
虽然改了姓,可大家觉得那也跟正经孙子不一样的。
赵志刚当时就起了歹心,如果李年年没了,这房子岂不就没人继承了。
这样的想法一旦产生,就开始遏制不住了。
正巧,赵志刚有个远房亲戚,家里连着生了五个女儿都没有个儿子,成天被计生站的人追着跑,家里被罚得什么都不剩了,妻子被强制上环,以后都生不成了,就想给自己买个儿子。
于是赵志刚就盯上了李年年,然后设计将李年年拐走卖掉了。
因为熟悉附近的环境,愣是没有留下一点线索。
“彭志勇他们都是赵志刚找的,就是为了故意压价,还让我们没法接触正经想要买房的人。”老李头恨恨道。
赵志刚大费周章,当然不是为了正经花钱买房。
他们知道老李头性子,所以故意设局,就想着低价将房子给占了。
一开始先是租,后面就方便操作了。
只是没想到李小宝命硬,被那么刺激也没有一命呜呼,老两口想要卖房给他治病,不愿意出租也不愿意低价出售。
更没有想到中间插进了苏如意,还这么能打,根本动不了她,侵占房子的计划就这么流产了。
其实整个计划是粗糙的,想以此拿到房子并不容易。
可赵家人并不在乎,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反正卖掉李年年就可以赚一笔了。
苏如意:“这家人真是太恶心了!还好把他们给逮住了,否则以后他们肯定还会再害人的。”
老李头心情沉重,可也算是了结了一件事。
刚才警察同志过来,是知道他们家情况不方便去公安局,也就主动过来说明调查结果。还跟他们说了,主谋赵志刚肯定是要被关进去好几年的,至于判多少年还得等法院那边判定。
其他人也都是从犯,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老李头:“只是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
依照赵家人口供,李云瑶肯定是被人贩子拐卖了,最后那点侥幸也没有了。
老李头宁可女儿是忘了家,有了自己的新生活,也不想她遇到这种事。
“总归多了一条线索,而且年年也回来了,一切还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苏如意叹道。
至于陆挺那边收到李云瑶的信息,她依旧选择了暂时隐瞒。
老李头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没法控制担忧女儿处境的心。
孙奶奶抹掉眼泪,望向李年年和李小宝待的屋子,道:
“老天能让我们找回年年,我已经知足了。”
不是她不心疼女儿,不想找回,而是觉得自己福气就那么点,不敢奢求太多。
苏如意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导,便是转移话题道:
“厂里明天就开始正式运营,咱们的食堂也要搞起来了,孙奶奶,咱们之前可是说好来的,明天你就要过去帮忙啦。”
孙奶奶一听这话很是高兴,不过又有些犹豫:“可是年年也离不开我。”
“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过去呗,那边很宽敞,也让他们能在里面玩,老待在家也不行啊。”
李年年刚回到家,整个人被这段经历影响,变得很胆怯,整天黏在爷爷奶奶和哥哥身边,这个状态是没法子去幼儿园的。
“会不会耽误事?”
苏如意笑说:“厨房也不是一直都在忙的,而且两个孩子都很乖。”
虽然都是男孩,可两个孩子都是听话懂事的。
李小宝是因为身体不好,不能闹腾。
李年年则是因为那段经历,让他也不像同龄孩子一样喜欢玩玩跳跳,最喜欢的事就是黏在爷爷奶奶和哥哥怀里。
苏如意靠近,他都是带着警惕的。
要是那种调皮捣蛋的,苏如意肯定是不让他们进厂房的,不够操心的。
孙奶奶感叹:“没想到我老了,还能进厂子干活。”
“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天一大早,朱贵介绍的厨子就到厂里,来人叫朱小刀,她虽然跟朱贵同辈,不过才三十多岁,看着是个很利索整洁的大嫂子,脸上挂着笑,看着很是和善讨喜。
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这在农村里生活是非常艰难的。
很多农村女性会选择再嫁,朱小刀不乐意,她担心再嫁,后面找的那一家会亏待自己的孩子。
还好朱小刀家人都不错,她不乐意嫁人也不逼她,平时有宴席都会让她过去搭把手。
如果忙不过来,也会分一些活儿给她,娘家能做到这样,在村里已经是不错了。身边又有朱贵这个堂哥帮衬着,有什么事都会过去搭把手,日子也不算很难过。
“我这什么都没有,全都需要重新买,厨房也非常简陋,一切都得你来操持。”苏如意道。
目前食堂只有一个铁皮和石棉瓦搭建的棚子,四周用塑料布围着,到处漏风。
朱小刀对此早有准备,堂哥都已经跟她说了。
“这已经很好啦,我们平时给人办宴席,经常连棚子都没有呢。我知道哪里有大铁锅卖,要是没有现货,就先用我们家的,反正最近也没啥宴席。”
朱小刀将背上的背篓放下,里面放着个小锅、锅铲和一些食材。
“我先做一份小菜让您尝尝我的手艺,我知道这里啥都没有,就自个带了。”
食材都是处理好的,只要起灶生火就行。
厂子里有不少砖块,朱小刀直接用砖头搭建了个简易灶台,又收集了一些柴火,就这么开始生火做饭了。
苏如意都惊呆了,没想到朱小刀准备这么齐全。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我相信朱队长的眼光。”
朱小刀:“让新东家尝手艺是我们这行的规矩。”
朱小刀还拿出了自己在家里做的馒头,因为刚出锅,这里距离家里又近,现在都还是热乎的。
苏如意看那白白胖胖的馒头,就知道味道绝对差不了。
朱小刀手脚相当麻利,没多会儿一道菜就出来了,苏如意一尝,味道确实不错。
于是,她就着菜将朱小刀带的馒头都给吃了,并且让徐晓楠结算费用。
“行,就你了。争取早点让厨房正常运行,需要什么徐助理提就行,三天时间足够吗?”
朱小刀:“哪里用得着三天,明天中午就够了,后面还需要什么再慢慢添置。”
其实非要赶着,中午她就能弄出一顿。不过食堂是持续性的,不是做完一顿就走了,所以还是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样后面需要做的就少了,她可以同时兼顾。
“行,你看着办。”
因为地方空旷,菜香味四溢,工人们刚进厂就闻到了味道。
“这里怎么还有饭菜香?”有人好奇道。
赵芳芳:“昨天不是说了,这里是包一顿饭的,所以咱们也是有食堂的,你们不会都没带饭盒吧?”
“啊,我把这茬给忘了!”有人懊恼不已。
这样糊涂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记得这件事,也就提前将饭盒准备好。
“可咱们的食堂在哪啊?”
大家的目光朝着飘出香味的方向看过去,不会就是那个破烂棚子吧?
虽然围着的彩条塑料布还是新的,可看着还是很寒碜啊,还不如工地里食堂像样。
“呃......反正能蹭一顿饭也挺好的,大不了回头咱们带点咸菜过来。”
大家对于食堂没有什么期待,可能省一顿也是好的,味道就不指望了,只要能吃饱就行。
苏如意昨天一出手就是每人一条裤子,所以大家觉得吃饱这个基础要求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大约有了昨天奖励裤子这么个事,大家工作都还算积极,人也都到齐了。
原本那些知道她们来这边上班,喜欢说风凉话的人,声音也没有之前大了。
因为昨天大家就已经开始工作,今天上工就有了经验,也就能正常开始运行。
那些昨天没有留下的,有其他人带着,也很快知道自己该干嘛,迅速就上手了。
苏如意去看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大问题,车间里就交给周香负责监督。
昨天招工广告贴出去,并且让李广前等人去做了宣传,正式上工后没多久,就陆续有人过来了。
苏如意也没有搞什么集体招工,来一个就去试工,通过了就直接进厂干活,招满为止。
目前工人数量其实是足够的,但是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厂里工人,所以还得找一些工人以防万一。
苏如意目前招的工人也不多,只需要十五个。
因此也没有大肆宣扬,基本上都是熟人带熟人。
朱贵村子就来了八个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只是一来就淘汰了三个人,那三个人竟是一天学也没有上过,字都不认识。
剩下五个人最后留下来三个,其中一个被淘汰的是因为粗枝大叶,而且还特别固执,让她剪竖她非要剪横的,还在那死,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她在家都是这么干活的,跟她解释了半天也没听明白。
另外一个卫生习惯很不好,指甲缝里都是泥,身上的衣服都是油汪汪的,也不知道洗干净。抽鼻涕的时候直接用手,然后随便在衣服上擦了擦,身上还带着异味。
苏如意也没想过会因为这些原因把人给淘汰了。
苏如意觉得这淘汰率还挺高,可朱贵却不这么想,一个村子有三个人再加上朱小刀四个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放在以前,压根不敢想。
榴林县现在也不是没有私人厂子,大家还是喜欢用熟人,很少这样对外招聘的。
第一天,苏如意就招了十二个人,还差三个就满了。
这还是在小范围内宣传,可见现在有多少人急需工作。
中午,李梅跟之前一样送饭过来,这时候朱小刀和徐晓楠已经采购第一批东西回来了,其中就有大盘子。
谁要是没有带碗筷的,也可以先借用盘子就餐,只是归还的时候得负责洗干净。
“哇,伙食这么好啊!竟然还有肉菜。”赵芳芳惊呼。
一个荤菜两个素菜,还有一个免费的西红柿蛋花汤,虽然蛋花几乎看不见,可还是该有的味道都是有的。
荤菜也保证每个人都能吃肉,每一块还都挺大片的。
比起之前的伙食标准,现在的要低一些,但是也是不错的了,而且味道都很好。
这对于工人们来说是意外之喜,就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都是这个标准。
“苏厂长,你也跟我们一起吃饭啊?”赵芳芳看到苏如意也端着个碗,好奇问道。
苏如意笑道:“对啊,以后我要是在厂里,都跟你们吃一样的。”
大家一听,顿时放心了,苏如意也会跟着一起吃,那伙食肯定就差不到哪里去。
这么一想,心里更有盼头了。
虽然现在环境差,尤其那个厕所,上了一次真是不想再去了。
可看到有工人和车子进出,正在修建新厕所,说明厂里对员工还是很关心的,也让大家充满了期待。
不过,大家还是忍不住吐槽,在这里工作要比之前在纺织厂忙碌得多,没有一刻是闲着的。
因为是流水线作业,你上头的人要是慢了,下面的人就没活儿了,所以需要大家高度集中精力,如果做错了还会被记名字,回头都是会在工资上体现的。
虽然大家都看了薪酬计算方式,可还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能埋头苦干。
一直到下午下班,周香拿着表格给大家签字时,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干了多少。
上面都有计分,而这些分都是可以换算为钱的。
周香:“一分大概是一块钱,目前只是初步制定,以后还会修正,但是应该是差不离的。加分扣分都有说明,你们可以对着,没问题就签字,每个月工资会按照这个表格来计算。”
“按照这么计算,我今天挣了六块七毛钱?”赵芳芳不可思议道。
周香:“对,差不多是这个数。”
“哇,要是这么算,那一个月岂不是也有两百多?”
赵芳芳兴奋极了:“我现在还没做熟呢,要是做熟了,一个月拿三百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的人也没有工资不能外露的想法,毕竟在纺织厂,工资怎么计算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因此基本上都是透明的。
所以也就没想着瞒着,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
一个月三百,对于在场很多人来说,比纺织厂的工资还高呢。毕竟能拿高工资的,级别都不低,人家也不需要过来。
苏如意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上面,这也是让大家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能挣到多少,才更加有动力好好工作。
否则大家还是以从前的想法在这里干活,高强度下肯定会不满的,可要是看到钱就不一样了。
纺织厂工人过来是没有底薪的,做多少拿多少,跟制衣厂的工人是不同的,也就更需要这样的激励。
果然,有人心底懊恼,她其实可以速度更快的,可想着干多干少都一样,何必这么为难自己。
于是就刻意放慢速度,时不时磨洋工。
虽然也知道这里分配方式是多劳多得,可又不是一个人制作一条裤子,根据数量计算,都是一个人一个步骤而已,那就不好计算了。
说到底,还是老思想影响了,哪怕知道不一样了,做事时还是以前那套。
“早知道我手脚更快一点了!”
所有人心里都是这么个念头,之前只是知道面前有胡萝卜,和现在看到胡萝卜是完全不一样的。
胡晓娟则舒了一口气,还好她一直很努力,只要到手里的她全都干完了。
可她前面的人慢了,否则她还能做得更多。
明天得催一催前面的人,让她们必须得加快一些速度。
之前觉得跟自己没关系,现在她不这么认为了。
这下不需要苏如意去呐喊助威,各组的人就开始去找自己上面的人,让她们手脚要快一点。
那些速度慢的压力一下就来了,不仅为了自己拿到更多钱,也为了不成为集体里那个拖后腿的,就得用心想法子改进方式加快速度。
女工们回到纺织厂,不少人将这事都跟大家说了。
很多人都对制衣厂的情况感到好奇,大部分人都是不看好的,觉得给个体户干,那肯定是水深火热还没钱。
所以有些人心里不服气,想要证明自己没有选错,也就非常积极地宣扬。
不少人听了都很羡慕,心里也很是心动,尤其知道那边还在招工,就想着让亲戚朋友也过去看看。
可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你们真是傻,漂亮话谁不会说,等到发工资的时候,就知道都是忽悠人的。”
童家人也得到了消息,苏如意开厂子了!发给工人的工资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