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晓楠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红星呼啦圈分销处。
虽然徐典鹏差点用人头保证,这不是忽悠人,他新认的老大同意给她一个机会,可徐晓楠还是觉得不靠谱。
对于自己弟弟,徐晓楠还是了解的,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小小年纪就开始跟人到处混,虽然没招惹什么是非,而且跟那些人一起玩也是为了自己不被欺负,可依旧不妨碍他就是个脑子简单的孩子。
工作是大事,县里工作岗位又很紧缺,这让徐晓楠难以相信自己会这么幸运。
不过徐晓楠还是来了,出门前她妈还跟她说,这事要是假的也没事,反正家里不差她一口饭吃。
徐晓楠早早就出门,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来得很早了,按照徐典鹏的说法,苏如意九点才开始上班,李广前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这里搞卫生。
可徐晓楠出门的时候,也才刚七点,从家里走到这里也就二十几分钟。
没想到竟然还有比她还要早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门口已经有三个人等着了,她们的年纪各有不同,年纪最大的是已经五十多岁的婶子,最小的也有二十五六了,二十七八的那个大姐,背上还背着个正在睡觉的孩子。
这让徐晓楠心底舒了一口气,自己好像也不是条件最差的那个。
三人看到她,都热情地打招呼。
虽然彼此心底有戒心,毕竟对方是竞争对手,不过还都是很热情的,不会傻到在这种时候给对方摆臭脸。
几人一聊,就很快联系起来了。
“原来你弟弟是徐典鹏啊?那孩子是个聪明的,平常经常跟我们家小光在一起。”年纪最大的王素仪道。
徐晓楠对自己弟弟的朋友情况也是有所了解的,“原来您就是小光妈妈啊?”
王素仪连忙摆手,“我是小光的奶奶,我都是个老太太了,哪有这么小的孩子。”
“啊,你竟然都是奶奶了,看着好年轻啊,竟然有这么大的孙子。”徐晓楠惊道,虽然一部分是装的,可王素仪看着确实不像有个十几岁孙子的人。
她的脸上虽然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可整个人都是乐呵呵的,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给人感觉很年轻。
王素仪脸是圆的,笑起来眉眼弯弯。
“你这小姑娘真是太会说话了。”
另外两个,背着孩子的叫赵桂织,另一个则是叫周香。
赵桂织是小叔子介绍来的,周香则是自己儿子介绍来的。
周香不好意思道:“我儿子跟我说这事,我都不敢信。可他点名道姓的,我就想过来试试。”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很有共鸣。
一方面觉得那些臭小子不可信,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这个机会。
呼啦圈的名声太响亮了,大家都知道跟着一起做生意的,都挣了不少。
可虽然知道这是个商机,但是他们没有本钱也是白瞎。
而且她们都没有做过生意,也很害怕砸在手里。
人穷志短,没钱的时候就很容易自我怀疑。
李广前到门面的时候,门口已经聚集了八九个人。
其中有两个还跟李广前打照面,所以等门面一打开,这些人就主动上去帮忙,根本不让李广前动手。
苏如意来的时候,已经有十二三个人在那等着了,比昨天登记的还少几个人。
这也比较正常,毕竟她的那些小弟,不少人看着都不是靠谱的,家里人很难信任。
尤其回去的时候,吹牛自己在大酒楼吃的饭,更是不被看好了。
毕竟他们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群不学无术的小流氓,谁那么冤大头会请他们去吃饭,兴许还担心背后有什么阴谋。
苏如意虽然长相是那种没有攻击性的,可大家看到她还是忍不住绷直了,感受到了她的不同。
李广前连忙跑过来,将一张纸递了过来。
“姐,这是报名表,我已经记录好名字,安排好号了。”
苏如意对于这个小弟真是太满意了,也忒有眼力劲儿了,做事很周全。
虽然这也有苏如意调教的结果,平时没少教他怎么做事,可苏如意也不是第一次带人了,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有的人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死活不按照你说的做,出了岔子又很会把锅给甩出去。
苏如意拿着那张单子,大部分名字都很熟悉,都是昨天登记过的,可也有一个名字是陌生的。
苏如意将包里的本子掏了出来,确认了一遍,上面确实没有名单上的名字。
再看推荐人一栏,推荐人昨天给她推荐的并不是今天这个。
苏如意:“胡玉琴是哪一位?”
“是我!”胡玉琴连忙站了出来。
“你的推荐人是胡大海?他是你什么人?”
“胡大海是弟。”
“可他昨天推荐的人并不是你。”
胡玉琴脸色微僵,讪笑道:“我姐她今天不舒服,所以就换成我了。”
“我这里没有这个规矩,你回去吧。”
胡玉琴顿时急了:“为什么我不可以?我也是他姐啊!反正我们家都有个名额………………”
“谁跟你说你们家有个名额的?你搞搞清楚,你以为在我这挂上号,我就得管你们全家啊,想什么美事呢。昨天推荐既然没有你,说明你极为普通让人想不起来,今天你也就没有资格过来。”
胡玉琴被说得满脸通红,跺了跺脚捂着脸跑了。
苏如意冷淡的表情很快又收了起来,也没有对其他人解释什么。
这也使得大家对她的态度更加恭敬,不敢因为她年轻而看轻她。
背过人,李广前很是好奇:“姐,我怎么觉得你故意针对那个女的?”
“我确实是。
“啊,为啥?”李广前不解,别看苏如意能打,狠的时候也是毫不留情,可性子其实是很温和的,不会故意刁难人。
这件事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临时换人也没啥大不了的,毕竟最后是否录取也还要经过考核呢。
苏如意也没说只能推荐一个人,有合适的多推几个人她也不介意。
苏如意道:“你对胡大海家的情况并不了解?”
“他是方永年手底下的,我虽然也认识,可不怎么熟。”
李广前和方永年其实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是一山不容二虎,互相看不顺眼罢了。
平时偶尔有摩擦,但是从没上升到双方打群架,彼此大多相识,还有是亲戚关系的。
“胡大海跟胡玉琴不是一个妈生的,胡玉琴是后妈带过来的女儿。
李广前一听这话,就立马明白什么意思了。
苏如意昨天专门挑时间去了解大家情况,堪比政审,对兄弟们的情况了解得比他和方永年还清楚。
苏如意其实也没打算什么都打听清楚,只要知道个大概情况就行,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对待他们。
可架不住大家信任她,不自觉说了很多。
胡大海也是主动交代的,否则苏如意还真不知道胡玉琴是后妈带来的。
后妈带来一双儿女,全都改成了姓,所以光看名字是区分不开的,只以为这个家有一大堆岁数相近的孩子。
胡大海和亲姐胡玉凤跟后妈以及她带来的孩子关系并不好,胡大海亲爸更是偏袒继子继女,贬低自己的孩子。
觉得胡大海和胡玉凤长得不好,嘴也不甜,还啥事都干不好。
不像胡玉琴和她亲弟弟,聪明乖巧长得还好看,特别讨人喜欢,带出去有面子。
胡大海和姐姐胡玉凤就像那对姐弟的对照组,在家里被压得喘不上气来。
这种情况下,胡大海不可能将名额让给胡玉琴,扔到水里也不会答应。
李广前冷哼:“难怪,脸皮可真是厚,竟然好意思冒名顶替,把我们当傻子糊弄呢。”
苏如意会给这些人机会,一方面确实是她需要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笼络住这群小弟。
这些人年纪虽然不大,可也属于没什么心眼比较实在的,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这年头十几岁出来打工很正常,苏如意让他们干的活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就需要这种敢闯荡没那么多顾虑的人。
所以,她肯定不会收胡玉琴。
她能顶替肯定使了手段,这样的人用了也不放心。
苏如意一个个面试,对这些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们跟我去隔壁试试缝纫机,我看看你们的手艺。”
苏如意将会制作衣服的几个人挑出来,去隔壁借用缝纫机,又跟老李头拿了小宝小时候的衣服,以及自己带的一些旧衣服和有瑕疵的布匹,让她们试试手。
李家以前也是有缝纫机的,之前为了给李小宝治病给卖了,他们卖给的就是隔壁邻居。
苏如意给点钱,对方很容易借给她用。
不仅如此,还跟着苏如意一起给那些人的手艺打分。
所有人全部都通过,现在的人心灵手巧,只要是站出来的,都是对自己技术有自信的。
徐晓楠其实也会,不过平时她做得少,都是她妈一手包揽,所以都没敢报名。
手艺最好的就是周香,甚至当场将两件衣服改成了一件,改成李小宝现在就能穿的衣服。
她明显是很有天赋的,完全不浪费布不说,还非常会搭配,让人根本看不出是两件衣服拼成一件的。
邻居大娘夸赞不已:“你这手艺完全可以开个裁缝铺子啊。”
周香连忙摆手:“我哪有这本事,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苏如意也觉得自己捡了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布料也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能迅速设计并且制作出来这样的衣服,实在是太厉害了。
不得不说,苏如意手底下这些小弟还是很靠谱的,今天过来考核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为人也都比较和善。
“你们的情况我已经了解,目前我这边还暂时没什么活,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我到时候会通知你们。”
大家听到这句话,心里说不失望是假的,总觉得这是托辞。
尤其苏如意留下了周香、赵桂织、王素仪和徐晓楠,更加觉得自己落选了。
被留下的四人内心很是激动,没想到自己这么顺利被选上。
她们刚才也看了,其他人条件也都是不差的。
果然早起的鸟儿有饭吃!
苏如意看向赵桂织,问道:“你以后要是上班,孩子怎么办?”
赵桂织连忙道:“我可以送去幼儿园的,只是我之前没工作,就没舍得花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她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普通幼儿园是不收这么小的孩子,只有纺织厂幼儿园才会收。
可她不是厂里的员工,想要进去就得额外花钱,学费也是不低,很可能她赚的钱大半都给投进去,但是赵桂织还是不想失去这个机会。
孩子总会长大,可工作却不常有。
“那你是想要做内勤工作,还是对外销售?内勤会安稳一些,如果不是很忙,你也可以把孩子带过来,只要不捣乱。否则,你也跟着一起滚蛋。销售则比较辛苦,可能需要走街串巷,不过是有提成的,做得好工资会比内勤高很多。”
赵桂织毫不犹豫道:“销售!我可以做销售的。”
苏如意点点头:“行,那明天开始你就去包子铺门口帮着卖呼啦圈,等熟悉之后,那个档口就由你来负责。”
赵桂织完全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那里交给我负责?!”
谁不知道那里的生意有多火爆,那里位置好,而且是最开始卖呼啦圈的地方,所以大家都喜欢去那里买。她也在那里买了一个,送给了小侄子。”
“对,会有人带着你熟悉的。”
“可我要是负责了,之前负责的人呢?”
赵桂织是知道苏如意的,也清楚她家里的情况,现在在包子铺门口负责卖呼啦圈的人是苏如意的继母。
虽然很多人家继母和继女关系不好,可这放在她们家却是不同。
难道她看走眼了,其实她们关系不好,或者说现在终于闹崩了?
“她有别的事要去做。”
李梅已经决定摆小吃摊了,虽然不一定比现在挣得多,可她还是想要试试。
在苏如意离开的这段时间,李梅自己跟孙奶奶商量好,以后就借用她的厨房做卤味,她每个月给房租。
她们家太小了,阳台那点地方根本不够地方做这些,否则连转身都难。
而且也很不方便,她想要处理什么,都得到楼下公共水龙头,平常你随便怎么用,大家不会说些什么,顶多背后吐槽几句。
可要是做东西拿出去卖,性质就不一样了。
李家通了自来水,做什么都方便很多。
李梅现在都已经改装好自行车,购买了各种器具,别看没几样东西,加起来还花了不少钱。
她就等着苏如意回来,找人替换她现在的位置,就要准备开卖了。
大家的鼓励,让她愿意踏出这一步。
在李家练习的时候,一些闻着发馋的邻居还上门询问做了什么,得知李梅要做卤味卖,纷纷到时候他们也会光临,这味道也太好了。
荤的买不起,素的还不行吗。
这让李梅信心大增,不像之前总是担心赔本。
赵桂织闻言,也就更没话说了,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她决定一会回去,给小叔子买大鸡腿。
苏如意又看向王素仪,“你以后就跟着李广前,配合他做事,有时候也需要你来看店。”
王素仪虽然年纪不小,却是读过书的,一手字很是漂亮,小时候家里阔过的。
家里本来是做生意的,她虽然是女孩可家里没有女孩不能学的规矩,她跟着学了不少东西,打了一手好算盘。
只是命运比较曲折,而且她也是个闲不住的,这个年纪还一直在找活干。
王素仪的孙子小光,不想他奶奶天天跑乡下去种菜种地,又觉得她奶奶特别聪明,他从小功课都是他奶奶辅导的,他爸妈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教不了他了,所以就把她的名字给报上了。
在苏如意手底下干活,可比干农活强多了,没有那么辛苦。
李广前瞪大眼:“啊?我一个人就能行啊!”
“邮局那边已经有消息了,过两天就会装电话,以后你的活儿会更多。我以后很少有空过来,需要有个人做你的助手。王奶奶会打算盘会看账,以后就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以后呼啦圈这摊子的事,苏如意大多会交给李广前,她接下来的重心在健美裤那边。李广前不可能什么都负责,需要聘请一个会计辅助。
专门学会计的人,苏如意很难招到,现在的中专生都是包分配的,不会到她这个私人老板手底下干活,反正她的账目也不算复杂,王素仪完全能顶得上去。
“太好了!终于要装电话了!”李广前很是高兴。
现在业务多了,没有电话非常不方便。
苏如意又看向周香,“你家里有缝纫机吧?回头我把健美裤拿给你,你试试能不能做出差不多的来,你如果有修改的想法,也可以大胆地去试。我一开始给你的是普通布料,等纺织厂那边有信了,会给你有弹力的料子。”
周香连连应下。
最后是徐晓楠,徐晓楠内心很是忐忑,其他人都有明显的特长,只有她什么都不会。
“晓楠是吧?你能接受以后跟着我到处出差吗?在本地也可能到处奔波。”
徐晓楠连忙道:“我可以的!我怎么样都行的。”
苏如意笑笑,“好,你以后就跟着我吧,相当于我的助理。”
徐晓楠重重点头,心里很是高兴。
至于薪酬问题,苏如意是一个个谈的,毕竟各自情况不同。
除了赵桂织,其他人的底薪差别都不大。
赵桂织底薪要少很多,一个月只有八十,提成也没有李梅的高,但是干得好了工资也不低,绝对比普通工人要高不少。
其他三位底薪则都是两百起,试用期都是三个月,试用期通过以后,正式工资底薪三百起。
事实上,她们绝对不止这些工资。
因为徐晓楠有差旅费,王素仪以后还要管健美裤作坊的账目,那也是额外算钱的,周香作为技术人员,苏如意也不会亏待她。
可没有那些后面的大饼,所有人对自己的工资都非常满意,离开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还好她们过来了!
赵桂织回到家的时候,一只脚还没踏进去,就听到一个嘲讽的声音。
“哎哟,三弟妹,你回来啦?你一大早去哪儿了?不会真听了老五的话,去应聘了吧?你可真是越来越活回去了,一个小屁孩的话也敢信。老五真的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什么瞎话都敢胡说。要我说他现在也不小了,学习成绩又不怎么样了,还读
个什么书,纯属浪费!”
赵桂织不禁皱起眉头,她原本打算回来把孩子放下,一会儿就开始去包子铺卖呼啦圈。
这种事肯定是越早入手越好,谁知道这种好事会不会临头飞了。
可还没进家门呢,就开始被二嫂埋汰,心里不气是不可能的。
赵桂织的婆家在县里算是不错的,有自己一个独立院子,可架不住人太多,住得满满当当的,摩擦也就不断。
尤其她生下女儿之后,就觉得他们这一房没有儿子,家里这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
家里除了正在读书的小弟,平时没少挤兑她,希望能把他们一家三口挤兑走。
公公不在后,原本只是暗示,现在就恨不得直接挥着扫帚把他们赶走了。
婆婆不敢吭声,她还要供最小的读书,因为这个不知道闹了多少回。
可婆婆别的都好说,就这一点绝不退让。
在读书这方面,公婆都是非常坚持的。
“老五好着呢,二嫂你别乱说。”
范二嫂这下才看到赵桂织春风满面的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你不会是真找到活了吧?“
赵桂织心情好,脸上根本藏不住。
“是啊,我一会儿就去干活,以后我负责在包子铺门口卖呼啦圈。”
范二嫂难以置信瞪大眼,那个街溜子老五竟然说的是真的!
苏如意此时正和纺织厂厂长以及其他领导,商谈制作布料的相关事宜。
再次进入纺织厂,苏如意觉得比之前还要萧条,也难怪厂领导们会出了这么个主意。
放在从前,纺织厂领导敢这么干,员工能闹死。
而且苏如意这边又不是什么大厂子,根本收纳不了几个人,这么折腾还不够费劲的。
苏如意虽然在曾国琴面前,态度是比较温和的,对这个决定并没有异议,可在厂领导面前却不一样了,非常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