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之全球帝国> 第二十九章 培训基地

第二十九章 培训基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长涂岛大约十平方公里,不过一大半是山岭与余脉,平整土地只有十之一二。
    靠近海边区域,还有大片的盐田,不过为了控制食盐,这里只做晒盐,不做煮盐。
    初晒出来的凝结物乌漆嘛黑,里面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是不能食用的。
    这种初炼的盐巴会被运到定海,在那里统一二次煮干,分离出有害矿物质,才能食用。
    所以,只需要控制了铁锅,就能控制食盐源头。
    盐铁在封建时代一直是最重要的生活物资,战略物资,朝廷的管控两千年来都是重中之重。
    周永文前世来过小长涂山岛,岛上的居民生活条件,比大部分内陆地区都要好。
    可是在如今,这里是真正的穷乡僻壤。
    几百年来,倭寇时常攻占这里,以这里作为基地,扰掠近海地区。
    戚家军时期,在岛上与倭寇大决战,剿灭了大批海盗,村口还有村民自发用大石头雕刻的抗倭石。
    岛上唯一的一口水井,也被命名抗倭井。
    本地雨水充沛,岛上本来不缺水,可是缺少基础设施,淡水难以保存。
    不大的小岛小溪纵横,从山上倾泻而下,流入大海。
    岛上有两个村落,不到七十户人家,两个里正原本也是水师水兵,子承父业,后又让儿子服了兵役,家人在岛上定居。
    岛上的水田虽然不算肥沃,但是不用纳税,而且有盐田,每年有一半时间都能在家门口打工,收入相比百姓要高的多。
    普通百姓除了三成农税,更主要是纳赋。
    何为赋?
    贝武!
    从字面意思就能明白,是要付出劳力,武力,想要免除,就要用钱来赎。
    对百姓来说,税不可怕,只要不是灾年,三成农税并不是沉重的负担。
    可是赋,却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根据周永文这段时间的了解所知,每户农户,一年一小赋,两年一大赋。
    所谓小赋,就是在当地出工,一般是修建水利,修建道路,每次半个月到一个月。
    官府是什么都不管的,农户需要自备干粮,铺盖,免费为官府干活。
    这还是小赋,如果是大赋,那就更辛苦,因为时间更长,不低于一个月,不超过三个月。
    大赋也是修路,修水利,这样的活,却又多了运送粮草,打扫战场,这样有风险的活。
    大赋官府会承担一定的费用,比如民夫的伙食,一些危险的活,还会发少量费用。
    可是经过层层盘剥,不要说赚钱,能安全回家就是万幸。
    这种出工是义务劳动,都是按照家庭为单位来抽调人手,所以古代的家族一般不敢轻易分家。
    不分家,一大家人,一年只需要派一个人出工就好。
    要是分家了,每一家都要派个人出工。
    在这种时候,负责抽人的里正,别看是不入流的小吏,也能轻易让人家破人亡。
    所以这个时代,老百姓日子过的苦,而家族力量,大的惊人。
    别的不说,只是让你每年出工,就能让一个家庭翻不过身来。
    而小岛上的百姓,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他们本来就是兵籍,有朝廷分发的免税田,也不用出工。
    像他们这种靠着盐田,还能赚点工费的,日子就好过的多。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在周永文看来,每一家都很穷。
    两个里正战战兢兢地带着周吉在岛南的平坦区域走了一圈,担心着未来的生活。
    他们已经接到了通知,知道县衙已经把小岛上的土地划分给了伯爵府。
    岛上开发的水田不足千亩,虽然还有不少荒地能开发,可是若伯爵府想要把他们赶走,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而且这也不是强取豪夺,属于名正言顺。
    除了沿海的盐田,据说这个岛已经属于伯爵府了。
    县衙可以随便在定海或者岱山给他们再分配一些免税田,看似不吃亏,可是家在这里,重新换个地方,一切就要重来。
    周吉一直不动声色,任由这些人提心吊胆,只是密切关注着周永文的动态。
    周永文表现的就像个八岁的孩子,一直好奇地到处观望,甚至还在秧田边玩了许久。
    但是他的身边,除了两个长随,一直跟着八个护卫,片刻不敢疏忽。
    这样的派头让岛上的孩子,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护卫和长随都不清楚周永文想干什么,但他们都清楚世子的不凡,不管他做什么,都没有人反对。
    哪怕周永文脱了鞋子,袜子,光脚在水田里抓起泥巴看了半天,他们也认为周永文肯定有谋算。
    世子见识到了仙人,还得了仙人传艺,在他们眼中,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而周永文其实并没有太高深的企图,他只是在研究如今岛上田地的肥力。
    他出身农村,很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虽然他能靠武力去东南亚掠夺,可一次两次可以,总不能次次都靠抢劫。
    何况,靠贸易,让当地人主动把粮食送到港口,才是长久之计。
    但是,即便有南洋的粮食,也不能疏忽了本地粮食的稳定。
    几千年前,老祖宗就说出了无农不稳的话,这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
    几百年后,四大粮商依旧靠粮食垄断几乎控制了全球的地区发展,粮食比子弹,邱小姐更让人畏惧。
    但他不是农科出身,很多事情只能看到表面,不懂深层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小麦他不懂怎么弄出来,也不懂怎么弄出肥料改变土壤肥力。
    他能做的,就是用科学的方式,一点点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认知。
    比如岛上的土地大部分以盐碱地为主,即使开发出来的水田,一季粮食产量也不超过三百斤。
    这里面有种子的原因,也有土地的原因。
    种子无法改变,可是土地肥力,是能改善的。
    最简单的方式,除了沤粪,就是稻田养鱼。
    人畜不多,大粪自然也少。
    不远处几个小孩子原本在看热闹,突然一个小女孩飞快跑开。
    有小朋友叫她。“二妞,你要作甚?”
    小女孩头也不回。“我要去自家地里拉屎……”
    周永文愕然,他原本以为这个时代文教甚严,男女大防,可是在乡村偏远地区,根本没有这些讲究。
    吃喝拉撒是一个人的本能,也没有人因此而羞涩。
    可能大家族里面对此讳莫如深,放个屁都觉得不雅,可是在这个岛上,很多时候甚至不避人。
    周永文还进这里的厕所经历了一次,下面一个大缸,上面一根粗竹。
    上厕所的时候,男女都是坐在粗竹上,屁股朝后,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
    因此在人的前方,一般还竖着一根竹竿,让人能抓着借力。
    厕所也不分男女,更没有遮挡。
    大缸里面的粪便,在这个时代就是宝贝,在大城市里面,还有专门的帮派垄断粪便交易。
    岛上当然没有这些,不过每家每户的粪便都要收集起来,在大缸里发酵一段时间,就是最好的肥料。
    如今岛上的良田已经慢慢能追上内陆的良田,靠的就是几百年来用大粪一点一点地改善了土壤。
    中午,周永文他们也没有应里正的邀请去打扰他们,他们准备了一只羊,两口锅。
    一口锅煮饭,一口锅炖羊,羊肋排还专门用烧烤的方式烤熟。
    周永文从空间拿出了一包烧烤的孜然为主的调料包,烤肉香飘四方,吸引了不少当地的孩子看热闹。
    烤肉当然不能分,周永文他们只有不到五十人,吃饱喝足,将剩下的羊汤分给孩子们。
    看到他们喝到羊汤的满足表情,所有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们也是军户,他们大部分人的孩子,也跟这些孩子一样。
    周吉凑到了周永文的身边,低声问道:“世子,上午看了这里的土地,下晌还想看什么?”
    周永文指向了东方的一处海边山峦。“我准备去看看何处适合建设水库,吉爷可以去那边看看,我觉得那里适合建设军营。”
    在后世,那里是政府所在地,虽然靠近海边,但四面都是山,隔着海湾,南侧大长涂山岛的山峦,挡住了大部分来风。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作为母港。
    而且距离不远就是好几条山脉,山脉与平地相汇之处,也很适合建设小型水库。
    岛上水资源有限,只有有了更多淡水,才能养活更多的人。
    周吉站起身,四周看了看,点头说道:“那边距离盐田比较远,互不干扰,以我看来,不如把整个周家都搬过来。”
    周永文笑道:“这个不急,父亲二叔他们,不能离军营太远,水师才是家族根本。不过,先建设一片基地,以后的军校,就建在这里……”
    周永文的目的不是偏安一隅,而是征略全球,那么,人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短期之内,重心肯定是水师那边。
    而等他们控制了水师,重心也不会是这里,而是东南亚地区了。
    所以这个偏僻的小岛,只会是前期的人才培养中心。
    这里不仅能避开定海那个风暴中心,距离又不算远,一般人还过不来。
    与世隔绝的地方,所有人来了岛上,就只能乖乖听话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御魂者传奇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来自末日 乡野小医神 割鹿记 第一天骄 重生60年代,开局就上山下乡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剑仙:拐个妖族女帝当娘子 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逼我重生当神豪是吧 重返十九岁,女神你怎么不骄傲了 修仙不易,柳愚卖艺 重回高三逆袭成大佬 奋斗在洪武元年 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 问鼎仙途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