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三十八章一女三求
木锦婳自南阳公主的怀里站起来,却依旧是低的垂着头,长长的睫毛盖住眼里的神色,哽咽的声音里有着无可奈何的伤心:“陛下恕罪,臣女不是古漪园冒犯,死在是外祖与姨母等人逼迫的,臣女自认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她们却步步紧逼,丝毫不肯放松,除了这样,实在一家想不出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我的清白。”
将一个弱女子逼迫至此,她就不信皇帝的心中会没有半点动容!
苏暮隐温煦的目光轻轻的打在她的身上,南阳公主更是关怀的看着她,令她的心在这一刻,不再感到是那么的孤寂。
幸运如她,也还是有人愿意相信她的清白的。
南阳公主的面上更是带上了哀痛,她轻轻的拉着她的手:“傻丫头,你若是如此自轻自贱,少不了成全了那些一心巴不得你死的人的心愿。你放心,父皇明辨是非,不会放任不管,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木锦婳低低垂着的头缓缓的抬了起来,那眼中分明已经红了一片,晶莹的泪滴也挂在眼帘,轻轻的看着她:“多谢公主如此维护臣女,只是臣女不敢为难陛下……”
“这怎么是为难,这是伸张正义!”南阳公主连忙安慰着她,抽出帕子轻轻的替她擦拭着眼泪:“没事了,没事了。”
这两人,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自顾自的说着,全然不顾殿里众人的想法,也不顾皇帝的心思,就好像是已经稳操胜券一般。
皇帝恼怒的看着南阳公主,实在不知该拿这个女儿怎么办才好。
可他到底是个帝王,所思所想的不外乎是国事,因此在一开始的震怒过后,开始思索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
木华阳更是眉眼轻跳,他惊奇的看着她,觉得这个女儿今日太会演戏了。
他想了想,也随着跪下道:“臣相信小女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还请陛下为臣与小女做主!”
皇帝面色不善,目光深沉,冷冷的眸光扫过木锦婳的身影,沉吟不语。
事件他其实已经明白不过了,只是处理起来有些棘手。可不管如何,他永远看重的只有朝局。
殿中一时沉寂,人人屏息,静待结果。
木锦婳的心中一凛,目光似有若无的扫过苏暮隐,却见他的面容上有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一怔,很快便想到了什么,目光一紧,朝着他轻轻的摇了摇头。
苏暮隐投给她一个安心的笑容,示意她不用担心。
她心中一沉,正想出声,皇帝却似乎已经下了决心。
正要说话,却见苏暮隐突然就拉着她,跪了下来:“儿臣请求父皇赐婚,将丞相府三小姐赐予儿臣,当太子正妃。”
众人哗然,所有人皆都纷纷看向他,觉得他一定是疯了。
皇帝眸光微动,面上神情震惊,神情却是高深莫测。
木锦婳猝不及防被他这一拉,正有些发晕,闻言猛然的抬起头来,震惊的看着他。
这是她所没料到的,按着她原先的预料,皇帝虽然不会重罚王卢两家,却也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而她虽然也会受到惩罚,可与那两家受到的处罚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可是,他如今竟然跪在御书房的地上,跟皇帝说,他要求娶她为正妃。
他莫不是脑袋坏了吧?
她突然觉得,今日真是诸事不利。
可脑子坏了的,并不止苏暮隐一人。
一刻的怔愣之后,苏弈城也跟着跪了下来:“父皇上次就已经将婳儿赐婚与儿臣,不过因了一点小意外没有当场拍板而已。如今儿臣恳求父皇,再次为儿臣赐婚。”
木锦婳的目光一瞬间变得冰凉无比起来,漆黑如墨的眼睛里,彷如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想要吞噬一切。
苏弈城这样做,绝非是出于真心!
原以为这样的结果就已经是令人十分吃惊的了,却不想更吃惊的还在后头。
苏皓然也跟着跪了下来,求道:“儿臣自小与婳儿青梅竹马,恳求父皇赐婚与我。”
殿中顿时响起一地的抽气声,人人震惊的看着这一切,瞪大了眼睛,似乎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这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七皇子咽了咽口中的唾沫,有些吃惊的看着苏皓然:“四哥,你——”
可后者却并不看他,只是低低的伏在地上:“求父皇成全儿臣的一点心思。”
木锦婳的一颗心却径直的往下掉,一如那漆黑的深渊,看不见底。
只觉得身子如浸泡在冰窟中一眼,冷入心肺,全身没有一丝热气,冰凉刻骨。
皇帝震怒的看着这一切,目光阴鸷一片,冰凉的目光逐一的在几个儿子的身上淡淡的掠过,并不言语。
殿中没人敢说话,寂静的空气中那沉重的压抑令人快要喘不过气来。
人人惊惶,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置。
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王敏心此刻突然就笑了起来,看着木锦婳的目光充满了毒辣。
一女三求,这下,只怕她小命不保!
显然,木华阳也想到了这个可能,他的额间开始渗出冷汗来,不明所以的看了看苏弈城,很快的低下了头去。
龙颜震怒,这下,木锦婳怕是难以保全了。
而王崇竣却只是目光复杂的看着她,抿唇不语。
皇帝冷冷的看着几个儿子,苏暮隐与苏弈城瞎胡闹也就罢了。竟连苏皓然也跟着胡搅蛮缠,着实令他气恼。
“放肆!你们这是成想气死朕不成.?”
他冷冷的说着,目光有意无意的打在苏皓然的身上,意味不明的看着他。
可是,没人起身,只是静静的跪着。
皇帝愈发的怒不可遏,冷冷的视线扫过众人的身上,令人胆寒心颤。
他低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缓缓的道:“这么说,你们是志在必得了?”
苏暮隐缓缓的抬起头来,看着皇帝道:“父皇也知,上次的运城一行,已经让她背负了不少的骂名。那时若非担心坐实了流言,儿臣一定早就请旨。如今眼睁睁的看着她受人污蔑,被人误解,儿臣无法再做到坐视不理,于情于理,儿臣都要请求赐婚,求父皇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