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渊洛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听的众人都为刘宋捏了一把汗。
“下官正要禀报,因粮仓年久失修,昨夜粮食受了潮气,这才坏了。”刘宋面不改色道。
气的周卫国当场想骂娘,你还挺有理有据的,真是真把我们当傻子糊弄啊!
你家粮食一晚上能受潮,烂成这样?
这肯定就是他暗中掉包了,将陈年烂米换了朝廷拿来赈灾的新米,其心可诛!
李渊洛抬起手示意他不要焦躁,也米有继续追问,反而冷不丁问了一句:“不知刘知府家中可有余粮否?如今眼看这部分粮食受潮,还缺失了一部分啊!”
言外之意,要借粮!
还是要拿他刘宋的身价来救济百姓!
刘宋听罢讽笑道:“何以大人来跟我借粮呢?我听说大人在淳安县大肆收购粮食,说一句安化府下最大的粮贩也不为过,下官家小业薄,家中也快揭不开锅了啊!”
这是在反讽李渊洛了。
说着,刘宋眸中分明闪过几分愠怒,要知道刚开始李渊洛刚来就收了自己五千两,结果却是跟自己百般作对,极为不厚道!
他也不怕李渊洛让人去搜家,除了口粮之外,其他的粮食都藏起来了,家里只有他跟自己的夫人才知晓藏匿的地点。
可谓万无一失!
他自信笑道:“这样吧,若是缺粮,下官可为大人指一条明路,我安化府下若说谁家大业大,首屈一指的便是杨家,大人若是想借粮,不妨去杨家走走。”
杨文善的儿子杨致远现在还被困在淳安县呢,急得杨文善坐不住了。
他这也算是给李渊洛一个台阶下,看在你是皇子又是钦差大臣的份上,现在与杨家交好还来得及。
淳安县收来的粮食,三七分成,你也赚的不少了!
“哈哈哈,那倒是不必,我已派人去刘知府家中借了,等人来了再说吧!”
听着李渊洛的这话,刘宋心中暗自得意,还好自己早有预料,提前就将家中的粮食都藏起来了,还特意跟夫人百般嘱托了,绝对不可能暴露!
昨晚调换的赈灾粮另有地方藏匿,更是连家中夫人也不知道!
借?你跟谁借?上哪借?
想到这里,他得意起来,嘴角不自觉洋溢着笑意。
他好奇的是,李渊洛派谁去的?
“殿下,李轻舟来了。”柳庆低声说道。
刘宋心中微动,李渊洛竟是派李轻舟去借粮了?他能舍得下来这张脸?
更黑康李轻舟这样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怎么可能在明知李渊洛这个废物皇子哄抬粮价,借机牟取暴利的情况下还甘愿他驱使呢?
怪了!处处都想不通!
想着,李轻舟已经到了。
“大人,幸不辱使命,粮借来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李轻舟挥了挥手,身后跟着的众差役牵扯装满粮食的马车走上前来,压得马都有些走不动路了。
刘宋眼睛猛地一缩,嘴都快气歪了。
这马车上的好像还真是他家的粮食,从装粮的袋子上就能看出。
可……这怎么可能?
一下子,刘宋方才的嚣张气焰彻底消弭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震惊和疑惑。
想破脑袋,他也实在想不到,李渊洛到底从哪变出来的?
难不成是故意让李轻舟演戏?
可这装粮的袋子却是做不了假,他哪来的?
李轻舟满脸厌恶的瞪了一眼刘宋,“刘知府肯现身了?还要多谢知府大人慷慨,下官代淳安县百姓谢过大人!”
这般冷嘲热讽之下,刘宋阴着脸没吭声。
他实在疑惑,李轻舟到底是怎么把粮食“借”来的?
不过如今当着李渊洛的面,自然是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没想到刘知府如此慷慨解囊,好演技啊,说是家中没粮,这不是借来了吗?倒是让我白担心一场了。哈哈哈……”
“……”
李渊洛这话气的刘宋喉头一甜,一口老血险些没上来。
“大人,这粮不是从刘知府家中借来的。”李轻舟踟蹰道。
“嗯?不是?那是从哪借来的?”
刘宋顿时心中升起希望,居然不是?可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
李轻舟突然列了咧嘴,笑道:“您猜怎么着?这粮……不是借来的,是捡来的!”
“捡来的?”李渊洛露出一副你在逗我的表情,“这么多粮食你能捡来?”
“是啊大人,的确是捡来的啊!下官按照大人所指示,前去刘家借粮,结果还没等下官开口,刘夫人就先开始哭穷了!”
刘宋心中微微缓和几分,还好自己交代的好。
那看来他这粮不是从自己家里借的了。
李渊洛皱眉,“既然如此,那这粮是从哪来的?”
李轻舟打量了刘宋一眼,又不着痕迹的扫视了其他十二个知县一眼,在众人疑惑不解的眼神中,他笑道:“从一处隐蔽的粮仓处得来!”
“这粮仓无人看守,偏偏又是偏僻处,下官自然认为是无主之物,因此捡来!”
刘宋眼前一黑,李轻舟怎么会得知自己藏匿粮食的所在?
想到他刚才的神情,顿时心中大怒,自己跟手底下这些县官交心,他们跟自己玩心眼,到底是谁背刺了自己?
“哈哈哈,那这还真是捡来的了,也好,捡来就不用还了!”李渊洛挤眉弄眼的笑道。
李轻舟也是没憋住,捧腹大笑着,心中一阵暗爽,呸!刘宋这狗官,先收点利息!
早晚自己要告御状,解开他的丑恶面目!
让朝廷将其绳之以法!
刘宋一颗心彻底沉到了谷底,肺都要气炸了。
看着这些县官的眼神,都要杀人了!
看的众人心底发毛的厉害,这事儿能怪他们吗?
但同时,看向周遭同僚的眼神也有些不对了,到底是谁出卖了刘宋?
李渊洛将众人的神情都尽说眼底,干咳一声。
“既然粮食到位了,那就统一交由我来重新分,都回去等消息吧,今晚章程就会下发到各位手中,连夜送赈灾粮去往各自县下百姓手中,不得有误!”
“诸位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