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笼罩着金陵城,古朴的城墙在朝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我背负行囊,踏着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径直走向城北的白道观??金陵玉虚宫。金陵作为大明陪都,繁华异常,市井间商贩叫卖声、车马喧嚣声不绝于耳,但我的心却异常平静。经历了山村的生死考验,光明教的阴影如梦魇般挥之不去,我深知修行之路远未结束,必须尽快找到破解之道,阻止更大的阴谋。
白道观坐落于城北的青山脚下,号称“金陵第一道场”,虽不及名山大川的道观气势恢宏,却以清幽雅致闻名。我手持天师赐下的路引,来到道观门前。观门古朴庄严,两侧石狮威武,门上匾额“白道观”三字遒劲有力,透着一股古意。守门的道童见我前来,恭敬地接过路引,进去通报。不多时,一位年迈的道长缓步走出,他须发皆白,面容和蔼,目光深邃,带着几分超然物外的气质,但一看是没有法力的俗道。
“林道友,贫道清虚,久仰大名。”清虚道长拱手道,声音温和如春风。我连忙回礼:“清虚道长,贫道林清扬,冒昧来访,多有打扰。”清虚道长微笑道:“天师既有路引,道友便是贵客。白道观虽无高深法力,却也清静雅致,望道友在此修身养性,得悟大道。”我心中感激,点头称是。
道长引我入内,白道观布局严谨,前殿供奉三清,后院有藏经阁、丹房、静室等,处处透着道家的清幽之气。道长为我安排了一间偏院的静室,室内陈设简朴,一床一桌,几卷道经,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图》,墨迹斑驳,颇有古意。我放下行囊,略作整理,便随道长前往前殿参拜。
前殿内香烟缭绕,三清神像庄严肃穆,我虔诚上香,默念道号,心中祈愿大道昌隆,邪魔退散。参拜完毕,道长邀我至茶室品茗论道。茶室内,一炉檀香袅袅,茶香四溢。道长亲自沏茶,动作从容,神态安详。我接过茶杯,轻抿一口,顿觉心旷神怡。
“林道友,天师既荐你来此,想必你修道有成,贫道洗耳恭听。”道长微笑道。我谦逊道:“道长谬赞,贫道修行尚浅,近日在山村中偶遇山贼与邪教勾结,险象环生,方知世间邪恶之深,修心之难。”道长闻言,眉头微皱,叹道:“邪教猖獗,实乃道门之耻。然大道至公,善恶自有报,林道友既能化险为夷,必是福缘深厚。”
我点头道:“道长所言极是。贫道此行,一为求道,二为探查邪教虚实。听闻金陵乃陪都重地,邪教若在此处生事,后果不堪设想。”道长沉吟片刻,道:“金陵虽繁华,但暗流涌动,邪教势力渗透已久。贫道虽是俗道,无甚法力,但略通道家理论,或许能助道友一臂之力。”我心中一动,暗道:这清虚道长看似无为,实则洞察世事,必有不凡之处。
夜幕降临,白道观内灯火通明。我与清虚道长在藏经阁中对坐,探讨道家经典。藏经阁内古籍满架,墨香扑鼻,道长手捧《道德经》,娓娓道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此乃大道之本。”我深以为然,回应道:“道长所言,贫道深有感触。修真之道,首在修心,心正则道明,心邪则道晦。”
道长点头道:“然也。阳明先生云‘心即理’,与我道家‘明心见性’异曲同工。林道友,你在书院研习心学,想必对此颇有心得。”我微笑道:“心学教我‘致良知’,道家教我‘守一抱元’,二者相辅相成,皆在修心。”道长颔首道:“善。修心如炼丹,需去芜存菁,方能结成金丹。”
我心中一动,暗想:我已结成金丹,然心境仍需磨砺。或许在这人间玉虚宫的这段时日,能助我更进一步。正思索间,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异响,似有夜行动物窜过。我警觉地起身,推窗而望,只见一抹黑影一闪而过,消失在后山林中。道长见状,淡然道:“林道友,后山乃禁地,夜间常有野兽出没,不必惊扰。”
我虽觉有异,但见道长神色如常,便未多言。夜深后,我回到静室,盘膝打坐,运转功法,灵气在体内缓缓流转,心境逐渐澄明。然而,那抹黑影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似有某种不安在心头弥漫。
次日清晨,我早早起身,决定暗中探查后山。我借口外出采药,独自一人踏入后山林中。后山林木葱郁,山路崎岖,虫鸣鸟叫不绝于耳。我施展轻功,穿梭于林间,目光四下搜寻。约莫一个时辰后,我在一处山坳中发现了一座隐秘的祭坛。祭坛由青石砌成,中央立着一尊石像,石像面目狰狞,非道非佛,透着一股邪异之气。
我心头一凛,暗道:这祭坛绝非正道之物,莫非与光明教有关?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细细观察。祭坛四周刻有奇异的符文,隐隐散发着微弱的灵气波动。我蹲下身,仔细辨认,发现这些符文与道家的阵法大相径庭,竟带有几分邪教的痕迹。正欲进一步探查,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我急忙闪身躲入灌木丛中。
一名黑衣人缓步走来,他身形瘦削,面罩黑巾,手中提着一篮供品,径直走向祭坛。他将供品摆放在石像前,口中念念有词,似在举行某种仪式。我凝神细听,却听不清他的话语。仪式完毕,黑衣人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迅速离去。我尾随其后,欲查明他的身份。
黑衣人七拐八绕,进入一处隐蔽的山洞。我悄然跟至洞口,洞内漆黑一片,隐约传来低语声。我屏住呼吸,施展“天耳通”,凝神倾听。只听一人道:“教主有令,近日务必加强戒备,防止外人窥探。”另一人应道:“是,大人。林清扬此人来历不明,恐对我教不利。”我心头一震,他们竟在议论我!看来,光明教已将我视为眼中钉。
我正欲继续偷听,洞内忽然传来一声冷喝:“谁在外面?”我暗道不妙,急忙撤身,施展轻功逃离。身后,数名黑衣人追出,刀光闪烁,杀气腾腾。我在林中穿梭,借着地形优势,甩开追兵,回到道观。心有余悸之余,我决定暂不声张,暗中观察,寻找破绽。
回到玉虚宫,我若无其事地与道长闲聊,暗中却开始留意道观内的人事。道观内道士不多,除清虚道长外,还有几名年长的道士和几名年轻的道童。其中,一名名叫小云的道童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年约十五六岁,面容清秀,但眼神中时常闪过一丝阴郁,与其他道童的纯真大相径庭。
我决定试探他。一日午后,我在藏经阁翻阅道经,装作不经意地问小云:“小云,这白道观历史悠久,可有何不寻常之处?”小云一愣,支吾道:“回道长的话,宫内并无异样,只是后山禁地,平日不许人去。”我微笑道:“哦?为何禁入?”他低头道:“听说是祖师爷的修行之地,怕扰了清净。”我点头,不再追问,心中却疑云更重。
当夜,我在静室打坐,忽然听到窗外传来细微的响动。我悄然起身,贴窗而望,只见小云鬼鬼祟祟地溜出道观,朝后山方向而去。我心头一动,暗中尾随。小云来到后山祭坛前,与一名黑衣人接头,低声交谈。我凝神细听,隐约捕捉到“秘宝”“献祭”等字眼。看来,小云果真是光明教的暗探!
我决定揭露他的真面目。次日,我在道长面前佯装无意地提起后山祭坛,道长听后,脸色微变,沉吟道:“林道友,后山之事,贫道亦有所耳闻,但未曾深究。既然道友提起,不如我们一同前往探查。”我点头称是,心中暗喜,有道长相助,事情将更易办。
当夜,我与道长带上几名护观道士,悄悄前往后山。祭坛前,小云正与黑衣人密谋。我与道长对视一眼,齐声喝道:“大胆邪教,胆敢在此作乱!”小云与黑衣人一惊,转身欲逃。我闪身拦住,剑光如虹,直指小云。小云慌乱中拔出一把匕首,恶狠狠道:“林清扬,你坏我教大事,今日便与你同归于尽!”
我冷笑一声,剑招凌厉,逼得小云节节后退。道长则与几名道士围住黑衣人,展开激战。小云见势不妙,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枚黑玉令牌,口中念念有词。顿时,祭坛上的石像双眼亮起红光,一股阴冷的气息弥漫开来。我心头一凛,喝道:“住手!莫要召唤邪灵!”
小云狞笑道:“晚了!今日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我教的厉害!”话音未落,石像中涌出一团黑雾,化作一只狰狞的鬼面,朝我扑来。我急忙结印,口中念咒,一道金光,八方护体罩形成,与鬼面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再念,从指尖射出一道金芒,如金色利剑,金光驱邪咒打得鬼面怪叫连连,化作黑烟消散。小云见状,面如死灰,血从口中溢出,颓然倒地。
我收起法决,将小云擒下,道士们制服了黑衣人。我沉声道:“小云,你身为道童,却勾结邪教,今日便让你伏法!”小云颤声道:“林道长饶命!我……我也是被逼的!教中之人威胁我,若不从命,便杀我全家!”我冷哼道:“既如此,你便将所知尽数招来,或许可饶你一命。”
在道长的见证下,小云招供:光明教计划在金陵发动袭击,控制朝廷要员,进而影响朝政。他们的据点在城外黑风岭,教主虽未露面,但已派遣高层人物坐镇。
我与道长商议,将最近这些发生事情与人证、物证交给了官府,官府大骇,急忙快马报京师,京师反应迅速,协调大军进剿黑风岭了。
我们的事就告一段落,我落得个清静,与清虚道长下围棋,姜还是老的辣,我是输多胜少。
清虚道长不经意道:“最近江南大面积干旱,我道观为苍生祈福,职责所在,只是…,哎,道观上下,忧心忡忡呀!”
我知道这是荧惑守心留下的后遗症,一段时间,人间不太平,于是郑重思索一下后,道“若不嫌弃小道,我愿为大明的粮仓,江南地区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