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大人物> 第28章 初举孝廉

第28章 初举孝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修对德的精彩阐释又是引来一片掌声,王粲顿时语塞,他原以为可以一招制胜,没料到又被杨修抓住机会予以反驳,自己脸面尽失,已经难在台上站住脚了,但美女面前,也不可轻易失了风度,他行礼道:“杨公子博闻强识,在下甘拜下风!”说罢便匆匆下了台。
    连王粲这样大名鼎鼎的才子都被辩得灰头土脸地下台,试问哪还有士子敢上台献丑。
    蔡琰深深地看着杨修,露出思索的表情。张俊心叫不好,这美女显然是被杨修新奇的说法吸引,自己再不上台,恐怕就真与举孝廉彻底无缘了。
    董媛也在一旁不断催促他,在董媛眼里,张俊之才肯定胜过杨修,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
    张俊不是一个会轻易服输的人,即便对手是才华横溢的杨修,他终于坐不住了,忍不住高声叫道:“杨公子对德的阐释虽推陈出新,但若仅仅以德治国,未免太过片面。”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向了张俊,众人私下议论纷纷,大赞张俊勇气可嘉。
    张俊信步来到台上站定,予人一种渊渟岳峙的感觉,蔡琰闪闪生辉宝石般的乌黑眸子飘到张俊身上来,滴溜溜打了个转,檀口轻启道:“你是张俊?”
    张俊对她能认识自己感到甚为震惊,随后想到可能是蔡邕在她面前有描述过自己,立时放下心来,看来打了招呼就是好,想必她定会多多关照自己。
    “在下正是张俊。”张俊答毕依次向蔡琰、杨修行礼。
    杨修从未听过张俊之名,但凡有名的才子他都知道,所以这张俊肯定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可为什么蔡琰竟会知道,杨修心下大惑不解,试探道:“张公子刚才说在下以德治国的论点太过片面,想必张公子必有高论,在下愿闻其详。”
    张俊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既然杨修说以德治国,那自己就说依法治国,道:“在下认为,君无为,法无不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只有董媛一人替他鼓掌叫好,场面甚为尴尬,杨修不屑地看着他冷笑道:“我当公子有什么高论,原来是韩非那一套,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乃为君之道,若上好刑,结果会怎么样,秦以严刑峻法治国,历二世而亡,前车之鉴,实不应该。”
    蔡琰也是失望地叹了一口气道:“张公子的法家思想未免太过陈旧,我大汉早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俊微微一笑,他早已料到这些人会有此一说,从容道:“这并非是陈旧之说,我指的法也并不是杨公子所谓的严刑峻法,而是有所开创。何谓之法,敢于鸣不平,求正义是为法;法并不只是治民的工具,更重要是治官的工具,法大于人、法高于权,只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能肃正朝纲,澄清寰宇。所以,法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蔡琰双目立即变得闪亮,其他各人连杨修在内,都露出惊诧骇然的神色。张俊金句频频,更若暮鼓晨钟,重重敲在各人的心窝处。
    张俊引用的是二十一世纪的法治观念,这对生活在这君权至上时代的人来说,确是石破天惊的说法。
    就连才华横溢的杨修,听罢竟也无言以对,台下更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士子们大多数是热血青年,听到如此先进的法治观念,难掩内心激动,喝彩声不绝于耳,当然,最激动的还数董媛,她此刻已经全然不顾自己千金大小姐形象,放声为自己意中人喝彩。
    蔡琰重新打量着张俊,柔声道:“张公子的这番话的确是推陈出新,空前绝后,不过文姬不解,张公子既然有如此真知灼见,口口声声说法大于人、法高于权,为何参加月旦评却要让太师告知家严,这岂不是想徇私舞弊,以权谋私?”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士子们议论纷纷,张俊心中凛然,确如他所料,这蔡琰果然对暗箱操作一事非常反感,不过幸好并没有什么把柄给她抓住,越是这时越要镇定,张俊坦然笑道:“小姐此言差矣,在下只是董府区区一卫士,太师与我更是非亲非故,他为何要帮我,小姐切莫血口喷人。”
    蔡琰俏目亮了起来,喜孜孜地道:“昨夜拜读了公子大作《但愿人长久》,确是发前人所未发,文姬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知公子能否即兴作诗一首,如若公子确有真才实学,那文姬定然为刚才所言向你道歉,并且登门谢罪,你看如何?”
    张俊感觉到蔡琰的灼灼美目正盯着自己,暗忖:“我有唐诗三百首在手,作诗还不是信手拈来。”他决定挑一首千古绝句,好在蔡琰、董媛、杨修和众多士子面前大显才华。
    张俊来回踱步,右手负背,沉吟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吟罢全场沸腾,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士子们近乎疯狂地冲上招贤台,将张俊高高抱起,这一刻,张俊才名享誉长安。
    场面已经失控,张俊看到董媛和蔡琰均愣在原地,二女脸上均泛起红霞,大概她们都以为张俊作的诗说的是自己。
    这首诗感情浓烈真挚,是在一个月下赏牡丹的夜里,唐代诗仙李白放情豪饮,醉酒之间,为杨贵妃所作,张俊拿来吟诵,且又是面对美女,自然意境相符。这首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士子们都是年轻人,他们以前从未听过如此浪漫的表达方式,听后自然欣喜若狂。
    而像蔡琰和董媛这种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她们的内心深处,也是极其向往浪漫的,且这么浪漫的诗竟是出自这么一位英俊少年之口,叫她们怎么能不心生爱慕。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后来官兵上台维持秩序才得以使月旦评继续。蔡琰不仅把张俊的诗评为上品,还当众许诺改日要亲自设宴款待张俊,向他赔罪,能得佳人如此垂青,引得众士子羡慕不已。
    张俊回到太师府时,脑海中仍是月旦评的热闹场面,他兴奋不已,这次可算是声名鹊起,看来举孝廉是十拿九稳了。
    果然,数日后,蔡邕推举张俊、杨修、王粲、徐干等为孝廉,入职郎官。
    汉代的郎官都是被举孝廉之人,实际上就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郎官是个闲职,说是在皇帝身边做侍卫,实际上是学习做官,增加阅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都会被任命正式的行政职位。
    张俊做了郎官以后就不能再住在太师府了,因为名义上他已经属于朝廷命官,不再是任何人的家将。
    董卓命徐先拨了一百两黄金给张俊,并让徐先为张俊操持举办欢送宴,一来是庆贺他当官,二来是欢送他。张俊对董卓的慷慨也甚为感激,自从他想通以后,就不再对董卓心生抵触,更因董媛的关系,让他对董家心生好感,毕竟,张俊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宴会在长安城当地最出名的酒楼醉仙楼举办,由太师府大管家徐先主持,董卓自然是不会参加这种宴会的,不过到贺的人也很多,除了苏飞、江枫等以前同个房间的好友及张俊的属下以外,还有李豪、师弟伍孚、王粲,最重量级的嘉宾莫过于长安第一才女蔡琰和太师府千金董媛。
    有两位美女嘉宾坐镇,整个宴会的规格立马显得高大上起来,蔡琰还在宴会中为张俊抚琴弹奏,可谓是给足了他面子,当然,这也是蔡琰履行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向张俊赔罪。
    宴会上,张俊找了个无人的偏僻角落问起了伍孚有关南华真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王允那边的情况,伍孚如实说道:“师傅还是那样,只有等奇迹发生才能苏醒,至于司徒大人,自从那日董卓寿宴以后,他便不再信任我们。”
    张俊并未把貂蝉所说的一切告知伍孚,只是叹气道:“貂蝉那日失约凤仪亭,想必也是另有苦衷。师弟,你还是坚持要刺杀董卓么?”
    伍孚望着张俊,眼神中透着坚定,斩钉截铁地道:“诛杀国贼,匡扶汉室,乃我大汉臣子义不容辞之责任!”
    见张俊面带愧色,伍孚紧紧抓住张俊双臂,失声道:“师兄,莫非你动摇了?”
    其实张俊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也更非什么大汉臣子,他身上并没有伍孚那种汉室强加于身的枷锁,他为难道:“师弟,我现在心里很乱,你容我再想想好吗?”
    伍孚失望地道:“师兄,我知道你现在的一切都是董卓给的,但身为太平道教弟子,我希望你不要贪图富贵,见利忘义!”
    俩人交谈完后,伍孚显得很失落,他喝了几杯酒之后就早早告辞了。
    这场宴会举办得很成功,既隆重又高雅,且全部费用均由太师府支付,董卓此举很高明,他就是要让世人知道,只要是跟随他董卓的,绝不会被亏待。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返1996年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青山 守序暴君 八零小寡妇孕肚回归后,禁欲军少心慌了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万世之名 她是瘾 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异度旅社 警报!龙国出现SSS级修仙者! 道友们请自重 新官路商途 娱乐圈第一深情?我可是海王 江湖与彼岸 怪异幻想入侵中 快跑,这个文明开挂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