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到苏如是从新房中走出去时,冷汗已经浸湿了大半衣衫。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还没有从刚刚的恐惧中缓过神来。
律王看到她,连忙走上前来:“怎么了,怎么吓成这个样子?”
苏如是看着律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她紧紧抓住律王的袖口,紧张地说道:“苏如兰她好像……”
“好像什么?”身旁突然响起齐王的声音。
苏如是大惊,一回头,刚好看到齐王端着酒杯悠哉地朝他们走过来。他扬起手中的酒杯:“怎么这么着急走啊,喜酒都还没喝呢吧。”
律王挺身而出,将苏如是护在身后:“刚刚喝过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现在就回去,是不是不太给我面子啊?”齐王问道。看着律王和苏如是没有转变主意的意思,又转口说道,“好吧,既然你们要回去,那我送送你们总可以吧?”
轿子就在齐王府门口等着。齐王把苏如是和律王送到门口,才殷切地说道:“二位请回,今日是我大喜的日子,就恕不远送了。”
律王点点头,替苏如是撩开帘子,让她钻了进去。正当自己也准备进去时,突然听到身后齐王的声音:“接下来就没你好日子过了。”
律王愣了一下,抬起头,看到齐王正得意地笑着。他也轻笑一声:“我拭目以待。”就钻进了轿子中。
轿子摇摇晃晃,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齐王这才收回了目光,回到喜宴之上与宾客觥筹相错。
另一边,轿子里苏如是透过窗子向外看,直到再也看不到齐王府了,这才松了口气,重新瘫软在位置上。
“你怎么了?”律王关切地问道,“在新房里,苏如兰和你说什么了?”
“倒是也没什么。”苏如是诚实地回答,“我就是感觉……她好像疯了。”
律王以为苏如是在夸张,并没有做多大反应。
“她的思维,她的表情,她的动作,都不像是正常人。”苏如是总结道。光是想想与苏如兰独处时发生的事情,她就觉得有些后怕。与精神不大正常的人待在一起,总是那么令人恐惧。
“看刚刚齐王的意思,接下来他们就应该会动手了。”律王温声对苏如是说道,“你平日里一定要多加小心,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自己扛着,有问题随时找我。”
苏如是没听进去,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律王看着她这幅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
第二日,律王才刚刚走到皇宫门口准备上早朝,就看到几个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同僚一同走着。
他赶忙快步走上前去,与他们打招呼:“各位大人早。”
若是放在平日里,这些大臣一定会和他聊得火热。谁知道这一次他打完招呼,大家竟然只是回了个礼,就再也不做声了。
律王有些奇怪,看着他们聚成一团向前走去,显然是把律王隔绝在一边。他慢慢地放缓了脚步,那几个大臣竟然像是没察觉到一样,继续快步向前走着,把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看什么呢?”耳边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他一跳。律王转过身一看,只见宁王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他身边,“昨日你去齐王的喜宴了吗,感觉怎么样啊?”
律王摇摇头:“不怎么样。你没去反而更好。苏如兰就是冲着如是来的,现在给齐王资金支持,接下来估计可有他折腾的。”
宁王大咧咧的,也不把这当回事:“不至于吧。朝中各位大臣还是挺深明大义的啊,也不至于为了一点铜臭味就贸然倒戈齐王吧。”
“怎么不会。”律王苦笑,伸手指了指走在最前面,现在已经成了几个小点的大臣们,“他们,怕是就已经被齐王收买了。刚刚连话都不敢跟我说。”
二人走到朝堂之上,大臣们已经陆陆续续都来了。虽然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可是其中却暗流涌动,就连宁王也忽视不了这奇怪的氛围了。
“真邪门。”宁王一边嘀咕着,一边走向自己的位置。
过了一会,皇上就来了。身后的大太监端着几个奏折放到龙案上,早朝开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大臣齐声向皇上问好。
皇帝先拿起桌上第一个奏折,看了看,说道:“西疆战乱,百姓困苦不已。现在既然战事已平,律王建议减免赋税,刺激边疆经济复苏。大家怎么看?”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皇帝有些纳闷,再次开口:“没人想说说自己的意见吗?那……齐王,你说。”
齐王先前迈出一步:“启禀陛下,儿臣虽然理解律王替百姓着想的心,但是西疆战乱一事,并非只有百姓受到损害。地方官兵以及我们镇边大军都有损失。若是减免赋税,百姓的问题虽然可以解决,但是地方官兵的问题呢?镇边大军的问题呢?要儿臣看,便将的赋税应该增加,并非减少。”
律王赶忙开口:“此言差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应当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事事以百姓为先。”
“事事以百姓为先,那我们战死沙场的将士呢?”齐王反问,“那些将士为了百姓战死他乡,有的甚至尸骨不全。我们竟然说要以百姓为先,却让他们一味地付出?”
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大臣走了出来:
“是啊,微臣赞同齐王的观点。”
“若是不能优先弥补镇边大军与地方官兵的问题,怕是会让将士们与官差们心寒啊。”
律王震惊地看着这几个为齐王说话的大臣——每一个都是之前与他交好的同僚。怎么一夜之间,他们就成了齐王身边的人,无论齐王说什么都齐声附和呢?
还在震惊着,只听见龙椅上的皇上点了点头:“嗯……之前朕还觉得应当见面赋税,听你们这一分析,朕倒是觉得应该加重赋税,先把地方官兵与镇边大军的精气神养起来。否则西疆人若是再攻过来,我们拿什么和他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