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罗宋卷所描述的“张回”,不管年龄、身高还是外貌特征,都很像李某!
如果他真是李某,于斯怎么都想不通,他和李某从未通过气,为什么会一前一后都跑到陕西来,而且都钻进了地宫里?
他坚信,秦陵有这么大的道行。
他指了指自己左侧的脖子,又问罗宋卷:“他这里是不是有个疤?”
罗宋卷摇了摇头:“我没注意。你下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于斯点点头说:“马上就下去!”他已经急不可耐了。“来来来,你再跟我说说关于他的事,所有的!”
远处传来了脚步声,黄哈哈顺着手电筒的光跑过来了。
她早就该到了,于斯清楚,她肯定先把电击器和手铐扔进了城墙里,然后进来找到它们,这才跑过来跟他碰头。于斯不知道罗宋卷有什么家底,反正目前已知的武器都在这个女娃手上。
黄哈哈跑近之后,于斯看见她的手上竟然拿着两个皮盾!毫无疑问,她是从磁石门外那两个卫兵俑手上夺下来的。
黄哈哈递给了于斯一个,皮盾内侧有几根系带,那叫“挽手”。于斯接过来,问黄哈哈:“你拿这个干什么?”
黄哈哈说:“有备无患。”接着,她从于斯手里接过了手电筒,说:“咱们走吧。”好像罗宋卷不存在一样。
于斯低声说:“我核对过了,他的同伴就是李某。”
黄哈哈马上对罗宋卷说:“你带我们去找他。”
罗宋卷说:“我们这就算组队了是么?”
黄哈哈说:“少废话。你说说下层啥样?”
罗宋卷说:“听景不如看景,自己去看吧。”
黄哈哈说:“一个大男人咋这么磨叽!”
罗宋卷说:“其实跟这层一样。听了之后你们肯定不想下去了。”
黄哈哈看了于斯一眼,于斯的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下面一层层都是秦国版图的模型?无穷无尽?
黄哈哈又问:“再朝下还有空间吗?”
罗宋卷说:“我们只探索到了第二层,所以我才希望跟你们组个队。”
黄哈哈用手电筒晃了晃罗宋卷的脸,突然问:“你们也是从那个磁石门进来的?”
罗宋卷说:“是啊,就那一个门。”
黄哈哈说:“带着手电筒?”
罗宋卷说:“当然不是,我们的装备都是从城墙上扔过来的,手电筒的玻璃都摔裂了。”
黄哈哈说:“你们进来那些长明灯为啥就不灭?”
罗宋卷说:“我们避开了机关。”
黄哈哈说:“啥开关?”
罗宋卷说:“那个影壁下有一块石板,就像个超大的开关。上面刻着字呢,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
黄哈哈说:“啥字?”
罗宋卷说:“是个字谜,想不想猜猜?”
黄哈哈说:“你带我们去看看!”
罗宋卷看了看于斯,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黄哈哈说:“走哇!”在她眼里,于斯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说着,她已经朝着影壁方向走了。
三个人来到影壁附近,黄哈哈放慢脚步,用手电筒朝地面照去,影壁右侧,也就是东面的石板上,果然刻着一个很小的阴文——火,不注意根本发现不了。
于斯蹲下去,就像读盲文一样用手摸了摸,火字上面还有一横,是阳文,它微微凸出于石板,更不显眼。
罗宋卷说:“这是个灭字。”
于斯忽然觉得不对了。
灭是简化字!
他看过一篇文章,专门讲“灭”字——它的繁体字是“滅”,简化之后,一横加个火,就是用盖子盖住了火,它就灭了。而繁体的“滅”更科学,要把火彻底隔离。那为什么要用“戊”围住火呢,“戊”在五行中属土,火患生于土,用土围堵,自然是最好的方法。另外,戊的右半部是个“戈”,戈是兵器的意思,金属可以封住火,但是火克金,火势太猛会溶化金属,不过金却生水,有了“戈”,左侧的水就会源源不断,水克火。
一个繁体的“滅”字就反映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于斯说:“灭是简化字,这肯定是后来刻上去的。”
黄哈哈说:“你的意思是,那个内羡门上的‘入’字也是最近才刻上去的?”
于斯说:“那个不是。”
黄哈哈说:“这个也不是,它们的刻法一样,都是半阴半阳。”
于斯说:“你听不懂吗?秦代的灭字不是这么写的!”
黄哈哈说:“我问你,火是不是简化字?”
于斯想了想说:“不是,从古至今都一样。”
黄哈哈说:“那就是象形。”
于斯问:“什么意思?”
黄哈哈说:“在火上压上一道笔画,预示着熄灭呗。”
于斯的心翻了个个儿。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巧合得令人害怕了——秦代修陵墓的时候,用了个象形图案预示着熄灭,两千多年之后,我们简化这个“滅”字的时候,正巧跟这个图案是一致的!
黄哈哈一脚踏在石板上,使劲跺了跺,它似乎就是一块普通的石板,纹丝不动。
于斯站起来,说:“有关就应该有开。”
说完,他走向了影壁左侧,也就是影壁的西面,罗宋卷和黄哈哈跟了过去。他低头找了半天,并没有什么发现。
一般说来,一个人遇到影壁,本能会从右侧绕过去,而灭灯的机关偏偏藏在这里。博士 .book84
罗宋卷说:“我们走吧,下层的长明灯都亮着。”
于斯不甘心,他又找了找,还是没发现什么,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黄哈哈拎着皮盾,已经朝着寝宫走去了。于斯低声警告罗宋卷:“你要是骗我们,肯定溜不脱。”
罗宋卷似乎并不在乎于斯的恐吓,他更关注于斯的口音:“你也是东北人?”
于斯愣了愣:“什么意思?”
罗宋卷说:“张回也爱这么说——溜不脱。”
溜不脱是昆明土话!于斯越来越肯定,罗宋卷的那个同伴肯定就是李某了!他说:“我云南人。你那个同伴也是云南人。”
罗宋卷有些疑惑:“他为啥骗我?”
黄哈哈说:“他也是杀人犯。你能活到现在真幸运。”
罗宋卷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对黄哈哈说:“如果是这样……你一个抓两个,带得走吗?”
黄哈哈说:“那是我的事。”
停了停,罗宋卷突然说:“像。”
黄哈哈说:“把话说完整!”
罗宋卷说:“我越想越觉得张回像个有案底的人。”
黄哈哈马上问:“为啥?”
罗宋卷说:“他的话很少,神秘兮兮的,我只知道他开了个什么公司,其他一概不知。”
黄哈哈说:“啥公司?”
罗宋卷摇了摇头:“好像也不景气。”
于斯忽然感到了轻松。这么多天来,他一直觉得自己倒了大霉,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老天安排的,它肯定另有深意。
三个人走出了一段路,黄哈哈对罗宋卷说:“你再说说那个口诀。”这时候,她已经拿着手电筒走在于斯和罗宋卷后面了。
罗宋卷说:“哪个口诀?”
黄哈哈说:“啥啥头啥啥底那个。”
罗宋卷说:“噢噢,学字头,告字底,古帝王,第三席——其实它也是个字谜,你们猜猜吧,直接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黄哈哈说:“没那份闲心!你直接说。”
罗宋卷说:“嚳。”
黄哈哈说:“酷?”
罗宋卷摇了摇头,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出了这个字:“这是喾的繁体字,喾是五帝里的第三位帝王,原名姬俊……”
黄哈哈伸头看了看,突然说:“有道理……”
于斯说:“为什么?”
黄哈哈说:“你看,中间两个x,那应该是中羡门和内羡门,两旁各有三个短横,那应该是六个美女陪葬坑。再加上两侧的长竖,总共八个笔画,那应该是八卦陪葬坑的意思。从中羡门到内羡门,总共有两个杀人机关,一个是蝙蝠,一个是内羡门的陷阱,那两个x正是死亡警告……”
于斯说:“下面怎么解释?”
黄哈哈说:“下面是个宝盖儿——你知道宝盖儿是啥意思吗?那是佛道或者帝王仪仗的伞。”
于斯更正她:“这是秃宝盖儿。”
黄哈哈说:“我知道是秃宝盖儿!如果说宝盖儿是帝王头上的伞,那秃宝盖儿就是已故帝王头上的伞,或者叫引魂幡儿。”
她接着说:“再下面是个‘土’,当然是入土、下葬的意思。这一层是秦国的疆土,下一层也是秦国的疆土,正是‘土’字的两横,而那个棺材是一条通道,正是‘土’字的那一竖。”
于斯却觉得,那两个x应该是指内羡门的落石和陷阱,而铺天盖地的蝙蝠更像“秃宝盖儿”,它们黑压压地罩在半空中,散发着某种丧气,要杀死所有闯入地宫的人……
不过大家都是猜测,他并没有说出来。
停了停,黄哈哈又说:“最下面是个‘口’,看来,出口真的在最下层!”
罗宋卷都听呆了,他说:“我只知道‘口’字在下面……这个兵妹妹太厉害了!”
于斯一直盯着那个字,突然说:“还有个笔画!”
黄哈哈说:“还有一撇。”
于斯说:“什么意思?”
黄哈哈说:“那应该是一把刀。”
刀,象征着杀。
有了手电筒照明,三个人走得很快,这个宫殿本来就不大,他们渐渐接近了那个“上天台”。
黄哈哈问罗宋卷:“你从那个寝宫咋上来的?”
罗宋卷掀开黑衬衫,露出了缠在腰上的绳子,还垂着个钩子,古书上叫“飞天爪”。他把它解下来递给了于斯:“帮我装进你的包吧。”
于斯接过来,塞进了旅行包。
黄哈哈又问罗宋卷:“你是学啥的?”
罗宋卷说:“我高二就不念了。”
黄哈哈笑了:“跟我学历差不多!”接着又问:“那你是干啥的?”
罗宋卷说:“最早卖房子,后来干导游了。”
黄哈哈朝上照了照那座夯土“上天台”,看不到顶。她问罗宋卷:“你上去过吗?”
罗宋卷说:“试过,上不去。要是能上去就一步登天了。”
三个正要走向寝宫,突然背后传来了一声疲惫的呼喊:“于斯!——”
于斯像触电一样转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