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于斯去过庐山。
那是个下午,山岭上十分安静,在一条山道上,他看见大团的云朵慢慢推移过来,当时他非常激动,立即撒腿冲了过去,很快就被云朵淹没了,他全身凉丝丝的,湿漉漉的,恍若仙境。几分钟之后,云朵飘过去了,他暴露在了阳光下,看着远去的云雾,感觉刚才就像一场梦。
现在,大团的烟雾正朝他滚过来。
于斯在庐山上遇见云朵的时候,阳光灿烂,花草茂盛,那云朵是白的,轻盈的,就像仙女无缝的天衣;而第五层地宫的墓道压抑,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中,滚过来的烟雾是灰色的,阴险的,不知道里面裹藏着什么古怪的生物……
他蓦地想到这是陵墓里的毒气。
他看过一篇新闻——2008年,考古人员在金沙江铁桥附近山坡上发现了一处东汉古墓,刚刚打开,里面就冒出了妖异的黑色烟雾,据说当时拉上了警戒线,直到数小时之后烟雾散尽人们才敢靠近。他觉得,前面的烟雾很可能跟东汉古墓的烟雾是同一种东西!虽然它是灰色的,但黑乎乎和灰蒙蒙本身就是同一色系,只是深浅程度之差而已。
于斯本能地想到了旅行包里的氧气,马上想到已经被无虞用尽了。
黄哈哈拽了他一把:“你想啥呢!?赶紧退回去!”
两个人转身跑向了台阶,张回和无虞刚刚走过来,正在低声聊着什么,他们看见于斯和黄哈哈跑过来,这才抬头看了看,无虞失声尖叫起来:“妖怪!”
“妖怪”,这个词太萌了,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会这么喊。但是在第五层地宫里,这声尖叫竟然不显得幼稚了,那不是妖怪是什么?
张回也拽着无虞朝回跑去。
他们爬上十几级台阶之后,于斯朝下照了照,那些烟雾停在了台阶下,并没有追上来,它们在原地缓缓地上下起伏着,截断了他们的去路。
黄哈哈嘀咕了一句:“它们咋不朝上飘呢?”
于斯也感到很奇怪,烟雾都是朝上飘的,它们却始终伏在地表,高度大概有一米左右。
他说:“你们知道舞台上那些烟雾是怎么造出来的吗?用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们是雾,不是烟,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就伏在地面上。”
黄哈哈说:“有毒吗?”
于斯说:“要是有毒那舞台上的演员不都毒死了?”
黄哈哈说:“不对啊,既然这些烟雾没毒,放它们干啥?”
于斯说:“你别忘了这里叫天宫。”
黄哈哈说:“用烟雾烘托气氛?”
于斯没说话。
黄哈哈又说:“不对啊,它们咋突然就出现了?”
于斯说:“应该是蚯蚓汞人强行帮我们打开了那道墓门,所以触动了某种装置,这些烟雾就形成了。”
烟雾还在涌动,并没有退去的意思。无论如何于斯他们都得朝前走,他把旅行包留给了黄哈哈,说:“我下去试试。”
黄哈哈没有阻拦。
于斯之所以把旅行包留给了黄哈哈,用意很明显——如果他下去之后上不来,至少把吃的留给了其他人,可以多撑点时间。
黄哈哈说:“你在腰上系根绳子。”
于斯已经朝下走了。如果下面有毒,他下去等于把一只鸟按进了水里,必死无疑。就算黄哈哈把他拽上来了,同样没有退路,等于把一条鱼拽到了沙滩上。
于斯小心地走进了烟雾里,本能地屏住了呼吸,他朝前蹚了蹚,并没有什么碍脚的东西。
台阶上的三个人都在盯着他。
接着,他微微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再次屏住呼吸专注地感觉身体的变化,大概等了十几秒,身体没什么异常。
他彻底放开了呼吸,慢慢朝墓道深处走去,烟雾被搅动起来,真像走在幻境中。
转了一圈之后,他回到台阶前,大声说:“下来吧,没事。”
无虞说:“你确定没事?”
于斯说:“我不是还在喘气吗?”
台阶上的三个人下来之后,于斯接过旅行包,走在了最前面。
烟雾一直没有消失,虽然没冒出任何怪异的生物,但他们看不见地面,心里还是很忐忑,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翻板,把所有人都掉下去。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排成了一字长队,于斯拿着手电筒走在最前面,第二个是黄哈哈,第三个是张回,第四个是无虞,大家紧紧靠着墓壁朝前移动,速度非常慢。
于斯回头对黄哈哈说:“我猜,如果我们能穿过这一层就会找到墓主本人了,说不定也就能出去了。”
黄哈哈说:“为啥?”第九 .xiaoshuo9.
于斯说:“既然秦代崇尚六,这座陵墓肯定是六层。”
黄哈哈回头问张回:“罗宋卷说,你家秘籍上有个字谜,谜底是‘喾’,暗示出口在最下面,有这事儿吗?”
张回说:“有。”
黄哈哈说:“有没有其他啥提示?”
张回说:“你们知道六孔箫是谁发明的吗?”
黄哈哈说:“不知道。”
张回说:“就是这个喾。喾的本名叫姬,他当帝王之前,被封在一个叫‘辛’的地方当长官。那地方总闹水灾,姬只能带着老百姓搬家,可是搬来搬去总不是长久的办法,姬就号召大家把领地的地势垫高,但是垫高的速度赶不上涨水的速度,还是经常被淹,那段时间姬很忧伤,他砍了一段竹子,做成了六孔箫,天天吹。他演奏的旋律太悲戚了,被玉皇听见了,得知他和他的百姓被大水困扰,就派天兵天神下来,把‘辛’地一下抬到了水面之上……”
黄哈哈说:“我问你出口的事儿!”
张回说:“你这个人总是急皮酸脸的。六孔箫上面有五个孔,下面有一个孔,这不很明显吗?”
那本秘籍用“喾”字来描述地宫的形貌,恰巧六孔箫又是喾发明的,而六孔箫总共六个孔,第六个孔恰巧在下面……看来,地宫总共六层,出口在下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过,于斯心里的那个疙瘩依然没有解开——黄哈哈和张回到底是什么人?
他带着黄哈哈加快了脚步,渐渐跟张回和无虞拉开了距离。
他说:“黄哈哈,我问你一件事呗。”
黄哈哈说:“问吧。我提醒你啊,不要问一半又缩回去。”
于斯想了想,终于说:“你跟张回是不是一伙的?”
黄哈哈停下来,愣眉愣眼地看着于斯,突然不说话了。
于斯也停下来,警惕地问:“你怎么了?”
黄哈哈竟然笑起来,她笑着回过头去,大声说:“刀枪炮,于斯问我跟你是不是一伙的!哈哈哈!”
于斯很想抽她一嘴巴。
但一切都晚了,她已经说出去了。
张回在黑暗中蹚着烟雾走到了于斯跟前,他盯着于斯看了一会儿,低声说:“你咋虎巴儿地(东北话,没有前提,冷不丁地)冒出了这个问题?”
于斯没有示弱,他转头看着黄哈哈,一字一顿地说:“黄哈哈,我在问你。”
黄哈哈还在笑。
张回绕到了于斯的面前:“咋地,我不能回答吗?”
于斯朝后退了一步,歪着脑袋继续盯着黄哈哈:“黄哈哈!”
黄哈哈终于忍住笑,说话了:“你看他那一身匪气像当兵的吗!”
于斯又糊涂了。黄哈哈这么说,证明她误会了,她以为于斯怀疑张回也是个武警。
张回朝前逼近了一步,又一次挡住了于斯的视线:“我和她是一伙的,我跟无虞也是一伙的,我就跟你不是一伙的。”
黄哈哈拽了于斯一把,说:“来来来,我跟你是一伙的,走了。”
两个人朝前走的时候,于斯再没有说话。
黄哈哈说:“你先说罗宋卷跟他是一伙的,现在又说我跟他是一伙的,你是不是脑袋进水银了?”
于斯说:“其实,他跟无虞才是一伙的。”
黄哈哈说:“为啥?”
于斯停下来,举起手电筒朝前照去,前面出现了一个高大的兵马俑,它挡在墓道中间,膝盖之下烟雾缭绕,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有些瘆人。
黄哈哈说:“怕啥?不就是个兵马俑吗!”说完她就走过去了。
于斯跟了过去。
这个兵马俑全身披着金盔金甲,比正常人大了一号,看上去凶神恶煞。另外,它和兵马俑博物馆里的那些兵马俑不同,它的身体和盔甲不是一体的。
于斯看见它的腰间挂着一个玉佩,斗胆拿起来看了看,上面刻着——武安君。大良造。第一战神。秦昭襄王十五年。
玉佩是浅绿色的,字是小篆体,阴文,没有染色,整体看起来漂亮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