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郭靖,你这个蛐蛐儿怎么看着比我的大呀?”
看着笼子里的蛐蛐儿,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的似乎比郭靖就要小上一圈。
郭靖听到后一脸无辜的双手摊开。
“公子,天地良心!”
“这蛐蛐儿本来就是一对儿,而且选择权在公子你的手里,我用的可是公子您选完之后的蛐蛐儿,您输了不能抵赖呀!”
被郭靖说的哑口无言的林炎脸色一变,“谁说我要抵赖了,谁说我要抵赖了。”
说完有些不情愿地将自己的头伸了出去,郭靖很开心的摩拳擦掌,毫不留情重重的在林炎的脑瓜崩儿上来了一响指。
“啊!!!”
林炎一声惨叫,用自己的手使劲搓着自己的额头,我把刚才那股巨大的疼痛,可以给擦拭掉。
“爽!”
郭靖这一下,让他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公子要不咱们再来一把?”
“滚滚滚。”
林炎还在摸着自己的额头,恶狠狠的看着郭靖,“你小子还真是没轻没重,信不信我治你一个谋杀皇帝的罪名,诛你九族。”
这要是其他人早就吓得肝胆俱碎,直接跪下。
郭靖却毫不在意。
“公子说过,做人就是要实实在在才对,我要是手下留情,那以后公子要是赢了的话,我也不好意思使劲打我吗?再说了,要是诛我九族,我也不怕,反正我家就那几口人。”
“这其中还有公子您两个干儿子呢。”
郭靖说到儿子这两个字,让林炎更加的头痛,狠狠地伸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面的龙椅仰靠上去,“时间还真是快呀,连你都有两个孩子了。”
天天跟在林炎身边的郭靖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凑到他身边,“公子,你想要孩子还不简单,那后宫佳丽三千,您随便挥洒一下身体里的精华,这不就有了吗?”
“滚滚滚!”
钱子从外面一路小碎步走进来,看到皇上还有郭靖两人在嬉笑打闹,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直接开口没有回避,
“皇上,吏部尚书苏轼大人,在殿外等候。”
“让他进来吧。”
“是。”
郭靖分得清场合,所以看到吏部尚书苏轼大人要进来之后,所以对林炎做了一个告辞之后,便向宫殿外走去。
郭靖向外走的时候,正看到苏轼朝里面走来,所以两人点头致意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看到苏轼的模样,郭靖越发觉得这读书人就是有气质,不像自己军中的那些大老粗,除了打仗喝酒什么都不会。
偶尔说出两句诗词还是从别的地方抄的顺口溜。
苏轼这人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
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
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好看小说 .haokanxs.
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加上苏轼言语举止文雅,素来有朝中第一美男之称。
有不少的王公贵族家的女儿都想要得到他这么个金龟婿,可惜他似乎和林炎一样,并不为女色所动。
“臣苏轼,参见皇上。”
声音清朗,吐字清晰,珠珠如琴音。
“起来吧。”
“是。”
苏轼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皇帝会单独的召见他。
不过按照平时皇上的性格,出来是想法颇多,经常会单独召见一些大臣,所以也就不太奇怪了。
“朕今天叫你来的目的其实只有一样,我要和你商量一下,这科举考试改革之事。”
苏轼听到之后,暗暗心惊。
果然皇上叫自己来,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
科举制改革,这可是关系到了天下读书人对于参加仕途的命脉所在。
看到苏轼有些错愕的表情,没有去管他,只是回了一个简单的微笑,然后开口说道,
“从朕登基开始,我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每半个月去相一次科举考试已经为帝国收录了不少的人才,数十年战乱,而埋没的人才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大部分都收为朝廷所用。”
“最近两期科举选出来的人朕已经看了,他们的思想越发地被束缚,流于形式,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才气。”
“朕调查过才知道,如今帝国之内有不少私塾,关门培养学子就是应对这个科举考试的。”
“科举考试无外乎,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
“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只会死读经书而不通百姓民意,最多只能成为一名官,却解决不了百姓的地方问题。”
林炎敲了敲桌子,“所以这个科举这是必须要改革,绝不能如此浑浑噩噩的持续下去。”
其实对于科举制,从来没有敌意。
如果上一次,自己在一品楼遇到了西门庆之后,才发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若是没有朝廷,进行改革。
姜子牙所传授的君主立宪民主之思想,就算在这个言论 自由的时代,不会被押入大牢而杀头。
可是学这个东西没有任何用处,时间长了又有谁会去学呢?
在这个帝国的时代,也不会主动去弘扬民主精神,是在自掘坟墓。
而且时机也并不成熟,至少要等到征服世界之后,国家安定,那个时候才可以生出别样的想法,或者说改革体制。
可是总要留一点苗头才是。
要是在这个火苗还没有升起大火之前就让他灭掉了。
那么这个世界将永远存在于黑暗之中。
苏轼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去辩解,最后只能,开口问道,“皇上所言臣俱听之”
这个苏轼的外表,历史上没有这么好看,长相很有争论,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