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修拱手,“是,爷。”说完,他从怀里取出几封信放在桌上,“爷,这有三封信,一封是老夫人写的,一封是珩公子的,一封是蜀城那边的。”
顾谦伸手去拿信,“好!还有别的事吗?”
“回爷的话,没有了。”
“那你先下去休息吧。”
时修拱手,“是,爷。”
书房里恢复了安静,顾谦先看了顾老夫人的信,信中内容也没他什么事,其实就是写给张俏的,顾谦看完就把信收起来,准备等一下带回屋里给张俏看。
顾珩的信,去了江南那边重建的情况,顺便问了一下这边旱情,原来他也听说了大兴县这边旱情厉害,特意写信过来询问情况。
顾谦简单的给他回了信。
最后再看蜀城从那边传来的信,信中说顾玉在蜀城那边一切如常,仿佛真的已经修心养性,除了在家里看书,就是在外面打点顾家在蜀城的几间铺子。
除了生意上的来往,也没有再跟其他人接触,每天进进出出的,没有去过什么特别的地方。
顾谦不相信顾玉那种心胸,可以经一件事就完全收手,他回了信,让人不要掉以轻心,继续紧盯着顾玉。尤其要调查与他有生意上来往的人,看看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把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顾谦才收拾一下,拿着老夫人给张俏写的信回屋。
张俏早就睡着了,以前,她还会等顾谦回屋,现在她跟正常的孕妇一样,特别嗜睡,没办法坚持等到顾谦回屋。
张俏第二天看了老夫人的信,亲自给老夫人回了信,再让柳氏她们帮忙打下手,一起做了一些东西,连信一起捎到京城。
……
徐大夫从山上采了药回来,一直尾随他的暗卫回禀,徐大夫在山上没有任何异状,只是专心的在找草药。
顾谦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每天就在府上处理一些公务,他处理的事情都是以信件方式来传达。
不过,现在他多了三件事,一是陪张俏,二是帮忙打理韩家新屋,三是处理大兴县的公务。
大多时候都是刘大人过来商量,顾谦明确跟他说了,处理不了的大事情,再过来跟他商量,其他事情都由刘大人说了算。
他们夫妇对刘大人还是非常信任的。
六月,盛夏。
刘夫人的孩子满月,顾谦夫妇和韩老爷子,还有张大程一家人,林常青夫妇,全部一起到县城喝满月酒。
刘夫人生了个闺女。
孩子长得跟刘夫人很像,刘夫人没有请奶娘,坚持自己喂养孩子,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
张俏抱着孩子的时候,就舍不得松手,抱在怀里笑眯眯的看着,把孩子逗得咧着嘴,口水从嘴角流下来,她却还是觉得孩子特别可爱。
看着怀里的孩子,她就不由得想到自己腹中的胎儿,幻想着孩子可爱的模样。
刘夫人见她这么喜欢孩子,便笑着道:“阿俏,要不这样,咱们给两家孩子定个娃娃亲。如果你家的是小子,那我这闺女就许给你做儿媳妇了,如果也是闺女,那就让她们跟我们一样,如同亲姐妹般来往。
不知你意下如何?”
“好呀!”张俏立刻应下来,她摸摸自己的腹部,“我倒希望这是个小子,这样子我连儿媳妇都有了,以后儿子和儿媳妇一起疼着,经常让他们走动,让他们从小就把感情培养起来。”
柳氏她们听着在一旁笑。
刘夫人特别高兴,“行!那咱们就说定了。”
“说定了!”张俏低头往孩子身上嗅了嗅,闻着孩子特别的奶香味,感觉特别的舒服,一颗心都柔软下来,整个人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芒。
从刘府回来的时候,在路上,张俏就忍不住跟顾谦提了这事。
她摸着自己隆起的腹部,笑眯眯的道:“孩子,你可一定要争气一些,一定要是个小子呀。这样子,你将来都不用头疼讨媳妇的事,娘亲已经给你订了一门娃娃亲。”
顾谦轻轻搂着她,把手放在她的手上,隔着她的手覆着她的腹部,“瞧把你高兴的,你就这么担心将来咱们的儿子讨不到媳妇?你长得这么好看,我长得也不差,再说了,咱们家也不穷,你怎么还担心儿子讨不到媳妇呢?”
张俏抬头瞥他一眼,“家境没问题,长相也不忧心,可我担心他的个性呀。万一他像九爷之前那样,每天都是一张冰块脸,那得吓坏多少姑娘家?
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他?
再说了,月姐姐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差。咱们两家住得近,以后也会经常来往。
两个孩子隔三差五的在一起,也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这样的感情更加牢靠,而且彼此知根知底的,完全不用担心。”
“……”顾谦莫名觉得被她戳了一刀,“我什么时候冷着一张脸?你从来没有被我吓到过吧?”
“没有!我可不怕你。”
“这不就得了。只要碰到合适的,总会有不怕他的人出现。你现在就给他定个娃娃亲,万一将来他们两个看不对眼,那怎么办?”
顾谦反而更担心这一点。
老爷子听说他们两个讨论的这么远,连孩子的婚事都已经在讨论了,忍不住的说他们两个。
“你们可真是操心!想这么远干什么,依我看呀,也别定什么娃娃亲。以后两家人多来往,孩子青梅竹马的,如果能看对眼,他们自己就能操心自己的事,哪需要你们大人胡乱插手?
这件事啊,我觉得九小子说的对,不需要订娃娃亲!而且青梅竹马,也未必就能白头到老,有缘分,又彼此合适,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着老爷子的话,张俏一下子想到了安振霖跟韩韵,他们两个人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而且早早就订了亲,可最终……
张俏不想让老爷子多想,连忙附和:“行!那我们听阿爷的,回头我跟月姐姐说一声。”
老爷子点点头,“这就对了。”
……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不了多久,六月中旬,边关突然起了战火,这一场战争没有任何由头,突然就打起来了。
朝廷这边没有防备,被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连连吃了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