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认真撰写这本书,让常年在京城的各位可以了解元月王朝上下民风,也能了解到别国的风采,不会夜郎自大!”
权羽澈这话倒是真诚。
不过,真诚的话,却不是那么顺耳。
他这话一出,皇帝的眸色微微沉了沉。
他觉得,权羽澈是在讽刺自己。
权羽澈说完后,便坐下去了。
皇帝眼底的怒意一瞬即逝,随即,便勾着唇角举起酒杯来,看向席间众人,“七王爷说得对,爱卿们,让我们举起酒杯,敬七王爷一杯,并且,共同期待七王爷能够早日撰写出这样一本奇书来!”
王公大臣们都举起了酒杯,笑着看向了权羽澈,“敬七王爷!”
权羽澈微微扬了扬酒杯,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了。
让他觉得无比无聊的中秋宴会总算走向了尾声。
权羽澈看着天上那轮圆月,无声地叹了叹气,心道,也不知道那丫头此刻在做什么,和自己看到的,是不是同一轮圆月……
好不容易,宴会结束了。
大家恭送皇帝后,才陆陆续续地离宫。
权羽澈带着些许醉意从内宫出来,走到了停靠马车的地方。
走到七王府马车前,刚准备上车时,身后忽然有人喊道,“七弟留步!”
权羽澈顿住脚步,扭头看向来人。
昏暗的灯光下,权羽澈认出,是大皇子权景烨。
“大哥!”他转身抱拳行礼。
“我府上的马车车轮坏了,不知能否让七弟顺带我一程?”权景烨低声请求道。
“可以!”
都问上门了,怎么可能拒绝。
权羽澈退到了一旁,示意权景烨先上车。
兄弟两上车后,坐在同一车厢内,却是相顾无言。
算一下年龄,老七权羽澈比老大权景烨小近十岁。
权景烨如今王府妻妾成群,已经诞下了好几个皇孙,大家都以为,权景烨会父凭子贵,可,最大的皇孙都已经十来岁了,权景烨都还未能入主东宫。
大家对权景烨的支持和期待,渐渐少了……
权景烨本人大概也已经看开,只想着王府上下所有人可以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可以安稳即可。
“大哥,进来府上可好?”权羽澈先声打破了这寂静,低声询问道。
“还好!你嫂嫂之前还在念叨,问你中秋会不会回来呢。”权景烨淡笑着说着,“她如今有孕在身,已经快要临盆,不能随意走动,今儿个便没让她跟着一起入宫。”
“对……我都忘了,大嫂又有孕了!这是第几个了?”权羽澈笑道。
权景烨说话时,一直注视着权羽澈,看他这么坦然的笑容,权景烨嘴角的笑意更甚,“肚子里这个是老七!”
“真好。”
权羽澈语气里带着些许羡慕。
权景烨听到这话,低笑出声,“你要是羡慕,也可以早点完婚,找人生子!”
权羽澈拧着眉仔细想想,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闪现出的,却是那个丫头的面容。
在这一刻,权羽澈忽然明白。
自己是真的栽了,栽到了那个丫头的身上。
不过,这一栽,他也不后悔。
那丫头值得自己栽倒在她身上。
想到福宝,权羽澈的嘴角有抑制不住的温柔笑意。
将他这神色收在眼底,权景烨立马明白,这老七,心里面有人了。
“是这次在外遇到的吧!”权景烨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
权羽澈一向警觉,但,在这一刻,都蒙住了,带着疑惑看向权景烨,“什么?”
“你心底那个姑娘。”权景烨嘴角的笑意放大了。
权羽澈没想到自己居然没有藏住自己的情绪。
赶紧坐直了身子,淡淡地扯了扯唇角,“大哥,我听不懂你说什么!”
权景烨看他不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也没多问,只是淡笑着。
马车到了大王府的大门外,车夫通传,“王爷,大王府到了!”
权景烨收回眼神,“那,大哥我先回府了,你什么时候又要离开京城?”
“明日一早就会出发,大哥你转告嫂嫂,下次回京,我在到府上去陪嫂嫂一起赏花喝茶!”
“好。”
目送着权景烨进到大王府后,权羽澈放下了车帘。
原本带着笑意的眸子立马恢复凉薄。
他端坐在榻上,冷道,“安排下去,本王要连夜离京!”
“属下领命。”
车帘外,有人低声应答,随即,一阵风吹过,那人似乎离开了。
-
正月十六,宁城,福玉轩中。
正月十五的忙碌,让福宝决定,在这日给大家放半日假。
今儿个没有一大早就去到铺子里准备糕点,而是在家里睡了一个久违的懒觉。
昨晚她的烧烤铺子赚了快一两银子,分给了陈姐三钱,算是陈姐在节假日的加班费。
剩下的,福宝存放到了自己的小金库里面,这不算是福玉轩的盈利。
所以,她没有跟福玉轩的盈利放到一起,不然,等以后每个月给陈姐和阿青娘提成时,会扯不清楚。
福宝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日上三竿才醒来的舒爽感了……
她在被窝中赖了许久,最后是小虎等不及了。
“姐姐,你不是说今儿个要送我去书院报道吗?怎么还不起?”小虎来到了福宝的屋门口,一蹦一蹦地想要看看福宝在屋内做啥,怎么还不起。
“啊……我居然忘了这事儿,你等我一会儿。”
福宝赶紧翻身而起。
抓抓头发,有些抱歉地门外的小虎说道。
“那我在正堂等着你哦。”
福宝以最快速度收拾好,然后,去厨房喝了一碗小虎煮的稀粥,配着昨晚的剩菜垫了垫肚子,然后,带着小虎出了门。
福宝这段时日来,不只是在做生意,还在顾客间打听了一下宁城上下的靠谱书院。
最后,福宝给小虎选出了三家,这三家,都是今儿个要去面试的。
小虎觉得,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麻烦,随便选一家自己去上学就好,哪至于还要一家一家地面试。
不过,姐姐既然这么安排了,他也只能任其为之。
第一家是明阳书院。
在城东,听顾客们说,明阳书院的环境不错,教书先生们都是饱读诗书的秀才们,还有几个是退下来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