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梓牧大人,你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朝廷那里贷款20万两粮食?那可是一笔巨款啊!现在粮食都这么贵了,你让我们怎么活?”
在刘毕心中,他并不愿意借用这些东西。
以现在粮价的上涨,从朝廷那里借来20万两,也就是20万两。表面上,他和皇帝的关系还算好,但是刘毕对这个皇帝,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他宁愿京都大闹一场!
这个时候向朝廷借贷粮食,岂不是帮了他们一个大忙?
“王爷,皇上有令,我们也该回去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对上帝的命令一概置之不理。向人借贷就是向人借贷。那还用得着借那么多?”田梓牧走上前来,抱拳一礼,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陛下可以跟皇上告状,说巴州的难处,然后再将十万石粮食送到朝堂,也算是没有违背皇上的旨意。”
田梓牧再次露出笑容,说道:“我们要向朝廷借用一份旨意。不过现在京都的粮价被推高,正是将巴州米销往京都的好时候。使巴州获利。”
京都的米价都涨到了二两,巴州的米价只有四十两。一锭白银,相当于十锭左右的米粮。
如果把巴州的粮食送到京都贩卖,那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往京都里买?”刘毕皱眉:“这么说来,难道朝廷认为我有粮食,不肯借出,而是乘虚而入,在京都里大捞一笔?”
京都里粮食价格飞涨,各方粮铺纷纷前来,刘毕又是个贪财之人,怎会不想着捞一笔?
就算只卖出一百万两银子,扣掉所有的费用,也有数百万两银子。
这笔资金将会流向巴州,可使巴州走向更高的高度。
这让刘毕怎能不想到?
可是,这件事该如何向朝廷解释?
你端王刘毕就像是在赶叫花子一样,向朝廷借了十万石粮,却在京都里大肆贩卖。
这不是在打朝堂的脸吗?
“这有什么难的?”
田梓牧微笑着说道:“巴州百姓的米粮,陛下可以大批采购,然后传给巴州各粮店,代我们到京都售卖。”
朝廷可以处理,但普通人却不能处理。
巴州地方私人运粮商人进入京都,即使皇帝知晓,也无法干涉。
刘毕听后,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道:“子牧,这一次,你要自己动手了!”
当年先帝把他发配到这个穷乡僻壤,刘毕早就看许祁不顺眼了,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京都给宰了。
他怎么可能不参与?
北定王府,玉门关!
虬髯大汉刘枭端坐在龙椅上,一手捻着一根硝石,一边享受着宫中清凉的空气,一边听到了参谋汇报京都的情况,心中的怒气,丝毫没有因为硝石的存在而减少半分。
“王爷,最近京都的粮食涨价了,已经到了一钱一斤的地步。”
“京都之中,人心惶惶,附近的农夫,已经开始扯旗造反了!”许祁放下手中的奏折,深深地叹了一声。
只是数月的时间,京都里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清水关之乱,田地被冲毁,京都里的粮食价格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许祁在京都,究竟做了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北定王,才敢如此称呼皇帝。
这是先皇赐下的权利,先皇去世的时候,还打算让刘枭继承许祁的爵位。
让许祁,把自己这个三叔,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刘枭对自己的侄子,也是非常看重的。
所以,京都里,许祁虽然是个昏君,但是,这么多年来,谁也不敢造反。
一名谋士站出来出谋划策:“王爷,如今京都的粮食价格已经上涨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要不要我们出一份?”
砰!
许祁一把推开了出谋划策的谋士,怒道:“你这是要让大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么?!”
“王爷,小的,小的不是这个意思!”那名谋士身子一颤,赶紧跪下。
北定王刘枭,虽然身份不如皇帝,但他的气势和权力,却是远超皇帝,所以,没有人敢对他不敬。
刘枭喜怒不形于色,对皇帝也是颇有怨言,这位谋士认为北定王也是反对皇帝的人,才会提出这样的提议。
但是,刘枭的脸色,明显有些不好看。
许祁越发的,看着眼前的皇帝,越发的不顺眼了。他率军入玉门关,寄予了许祁极大的希望,谁知道许祁在京都里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但事关大炎王朝的命运,刘枭却是绝对不会做的!
“马上发一封书信到京,我要好好训斥皇上一顿!”
“各地的局势如何?!”
京都中,刘浩武郡王的府中,他正坐在最前面,面色凝重地盯着面前的几个商人。
掌柜的说道。巴州的端,此时已将一百多担米运往京,将在几天之内到达。阁老府中储存的谷物,已经有二百万两,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魏国从幽州运送过来的粮草,足有四千万两!到处都有卖!”
“所有人都在往京都运送食物,赚取更多的财富。
“咱们呢?”刘浩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王爷,我们的商号,正在四处采购京都的食物,现在,有七十万两的粮草,正运到京都去。”
“也有数家商号,也在陆续运送粮草。但是,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周边几个县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了一百两银子一斤。”
“没关系,能卖多少卖多少。”
“想要分割京都,我们岂能不来?”
京都里的粮食价格,一斤一斤,哪怕只卖一百两,也能让他翻四番。
武郡王,是李太后当初提出要留在京都的,虽然现在已经失去了军权,可他手里的银子,却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此次见京都的粮价飞涨,正是一个好机会,便大肆采购了许多其他地方的粮种,打算发一波财,壮大武郡王的势力。
以防万一!
粮价暴涨的消息,从京都传了出去,大炎各地的粮铺、诸侯们,都被吸引住了,开始向京都输送粮草。
京都里,顿时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京都里的粮草虽多,却被魏国使节、李光载、彩云轩等人所买,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高而实不足,其实并没有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