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赛前,秦蓁和邓平商量,“我要是能进决赛,你就把国旗抛给我,要是进不了就算了。”
这个提议被邓平坚决的否决,“能站到这里就是成功,不管能不能你都是在为国争光。”
别说只是披着国旗,便是披着国旗跑上十圈八圈也没问题。
当然,这肯定是不被允许的,毕竟田径场上还有很多比赛要进行。
抛出国旗的邓平这会儿整个人都前所未有的亢奋。
1003903993。
现场风速为零!
这个成绩不用脱水,秦蓁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成功闯入百米飞人大战的决赛。
跟做梦似的。
尽管赛前不止一次的期待,他甚至有几分信心觉得秦蓁肯定能够闯入决赛。
但梦想与现实之间差了什么,差了一个矢志不渝在追梦的人。
秦蓁就是那个追梦人,不止为自己而跑,更是在给他们圆梦啊。
世锦赛是专业性舞台,有着上千名的同行与之竞争,争夺那三十多枚金牌。
竞争压力巨大。
但对所有田径选手来说,奥运会才是最高的舞台。
从来没有什么和平年代,不过是大国角力时的短暂放松而已。
尽管巴塞罗那奥运会并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抵制,但谁不知道奥运会就是另一个战场?
便是蕞尔小国都在努力,想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国家。
不是炫耀武力,而是告诉全世界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赛事的人,在地球上还有我们这么一个国家。
而对中国人来说,奥运会又有着不同的意义。
沉睡了一百多年的东方巨龙正在觉醒,他们竭力甩掉东亚病夫这顶帽子。
从刘长春一个人的奥运会之旅,到84年洛杉矶奥运会拿下首金,一代代中国人在用自己的努力书写历史。
田径赛场或者说短跑赛场是一个梦想,那是六十年前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所发出的吼声,穿越六十年的时光来到今天。
想要向全世界证明,他们不再是过去的他们。
邓平心中有千言万语,而到最后就剩下老泪横流。
他视线模糊,察觉到有人搂着自己的脖子,好像在说话。
“我的教练。”秦蓁用英语重复道:“yach,a□□artan”
邓平听不太懂,只是眼前是镁光灯在闪烁。
他连忙擦干眼泪,不给国家丢人,“你在说什么?”
“夸你呢。”
向来都是夸人的人忽然间被夸赞,心里多少有点复杂滋味。
但看到秦蓁那喜笑颜开的模样,他想就算了吧。
难得有这么高兴的时刻。
1003903993,这个成绩比马妮娜在预赛中创造的最好成绩还要好。
只是几毫秒而已。
但已经足够了。
如果在决赛中,没人能够跑进11秒,那秦蓁即便没有拿到奖牌,却依旧是这届奥运会上跑得最快的女运动员。
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留下属于她的那一段记录。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美好到,秦蓁接受了简短的采访,去接受尿检时,邓平都还有些恍惚。
恍惚的又何止邓平呢。
巴塞罗那黄金时段的比赛意味着国内如今是凌晨过后。
尽管赛前不断的解压,降低国人的期待。
但到底闯入了半决赛,这还是田径短跑史上的第一人,怎么能不看呢?
屏住呼吸,恨不得能去帮秦蓁跑。
而在看到秦蓁和那个德国人几乎是并驾齐驱跑到终点时,几乎是千家万户都在欢呼。
进决赛了呢。
1003903993,跑得比小汽车都快吧。
那孩子也不是那么强壮,怎么做到的呢?
汇聚在院子里一起看比赛的国人议论纷纷,试图从镜头里找到答案。
但很快镜头就给到了其他处,有别的比赛要进行了。
决赛安排在明天晚上十一点钟。
在此之前秦蓁还有个二百米的预赛要跑。
如果成绩还可以,她在凌晨一点钟左右还有个二百米的半决赛要跑。
换句话说,明天压力将十分巨大。
李翠兰十分忧心,“你说蓁蓁会不会明天不跑那个二百米了啊。”
老两口已经把秦蓁要比赛的时间都在小本本上做了记录,明天最多要跑三场。
二百米预赛是当地时间晚六点,五个小时后就是百米决赛,再不到俩小时就是二百米半决赛。
这对兼项的选手来说,都有些挑战。
郑国钧看着自己那宝贝本子,没去翻看之前的记录。
“蓁蓁愿意跑就跑,她应该不会退赛的。”
退赛与否最终还是交给秦蓁来决定。
但齐怀中个人想法是秦蓁可以退赛。
虽然只有二百米,但是比赛和训练不同,一场正儿八经的比赛会给选手带来高度的压力,而全力以赴的一跑需要很长时间来休息。
秦蓁又不是铁姑娘,她不是钢打的。
需要养精蓄锐来准备百米决赛。
和一百米决赛相比,二百米的预赛算得了什么呢?
但这个选择权,还是交给了秦蓁。
没人比她更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你觉得你的身体能行吗?”
秦蓁一脸惊奇的看着教练,“您这话说的,好像我不是十八,如今八十了。”
齐怀中:“……”行了,知道她身体没什么问题。
有心情跟他抬杠的人,身体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不过他还是多说了句,“虽然你半决赛跑出来的成绩不错,但这也是这几年来第一次,还不稳定。如果……”
“如果我决赛跑不好又兼项去跑了二百米,回头怕是会被人鸡蛋里挑骨头批评,到时候我能接受吗?”秦蓁把齐怀中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他们说他们的,关我什么事呢?”
秦蓁的态度十分明确,站在赛场上她不止是秦蓁,还代表万千人的希望。
所以她会竭力跑好每一次比赛。
但离开赛场,那万千人都没办法左右她的情绪。
被她放在心里的人才会影响她。
其他人算什么?
那些都是毛毛雨啦。
“行吧,那咱就努力,说不定回头能拿到两块金牌,我就指望你这俩金牌退休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秦蓁混不吝的性子也是被齐怀中纵容出来的。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便是如此。
“才俩就想退休,那你岂不是让别人摘桃子?”
看着离开的人,齐怀中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孩说的是什么意思。
行吧,口气比他还大呢。
他正值壮年怎么可能退休呢?
倒是想要看看秦蓁,看秦蓁到底能拿到多少成绩。
他等着。
……
西班牙的作息时间很奇怪,因为时区的缘故可以把他们的白天往后推几个小时。
生物钟让秦蓁习惯性的醒来,然后又睡了过去,等再度醒来已经十一点钟了。
和她一个宿舍的蹑手蹑脚的过了来,“你醒了,身体还好吗?”
也是田径队的,长跑那一组的,还没开始比赛。
知道秦蓁比赛后疲倦,没敢打扰她。
“没事。”秦蓁坐在床上给自己按摩了一番,这是系统慷慨赠送的《长短跑后如何尽快恢复装填》,她从中选了一些自行做赛后理疗。
比起那些有条件的做什么超低温理疗,团队里配备营养师、理疗师,秦蓁没那些条件,自己一人分饰多个角色。
既是营养师,也负责给自己做赛后恢复理疗,还兼职心理咨询师,给队里其他人做心理工作。
可谓能者多劳,就是工资只能拿一份。
临时舍友看到秦蓁在那里揉揉捏捏十分好奇,“你这有用吗?”
“有用啊,你试试看,这有些参考中医治疗的意思,你用手捶一下这里,看是不是一阵酸麻。”
“真的耶,那然后呢?”
“多来几下,唤醒这里。”秦蓁就没考过教师资格证,如今大尾巴狼冒充来当老中医,折腾到十二点,被邓平敲了门,秦蓁这才起来。
“来了来了。”
邓平十分担心,还以为秦蓁压力过大忘了训练。
看到她没事人似的,多少松了口气,“你怎么睡到了现在?”
“哪有,我一个小时前就行了,跟马姐在屋里头玩呢。”
反正赛前也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容易让神经疲倦,适当的饿一饿肚子很有必要。
不能吃的人生是浑然无趣的。
“再说了他们这里时间很奇怪,我六点钟醒的时候天黑的很,这不一个回笼觉就睡过了。”
邓平也是深受其害,“休息的还好吗?”
“挺好的,现在就等着比赛来唤醒运动细胞了。”
秦蓁倒不是在说大话,她需要比赛的刺激,把自己的状态给激发出来。
赛前的训练力度有时候也不小,但在引导她进入比赛状态这件事上始终差了点。
作为主管教练,除了秦蓁没人比邓平更清楚秦蓁的状况,所以当秦蓁报名比赛兼项三项时,他倒是没有反对。
而且四百米又是放在后面,也不影响大局。
带着秦蓁稍微去吃了点东西,邓平陪着她去做简短的训练。
下午六点钟,西班牙的半下午,光照正盛。
蒙锥克体育场里人山人海,甚至还有人带了一面鼓来,时不时响起砰砰的声音。
一下子来到了千年前,回到奥林匹克刚开始的时候。
只不过那时候,赛前上可没有女人。
甚至在现代奥运会开始之初,也没有女性运动员。
在人类所能参与的体育项目中,性别优势极为明显,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今年奥运会上的双向飞碟比赛。
在决赛中中国姑娘力压群雄,成为男女混合项目中笑到最后的人。
这也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的唯一,唯一的女运动员战胜同场竞技的男运动员获得冠军。
历史总是在进步,只不过并非所有人期待的直线上升,而是呈螺旋状。
正如同今天被白人和黑人包围,秦蓁是小组里唯一一个黄皮肤一样。
这一天已经到来,等到越来越多的黄种人站在这个跑道上,还会远吗?
秦蓁在第二小组第七跑道。
因为跑道半径的不同,每个选手的起跑线之间有着不同的距离。除了百米外,短中距离跑以及接力赛中都有着前伸数。
以第二跑道的选手为例,其前伸数为0,位于第六跑道的秦蓁前伸数为1885米。
而最外侧第九跑道的选手其前伸数则是2652米。
精确的计算结果体现了田径赛事的曼妙。
这可不单单需要发达的运动神经,更需要极为缜密的计算。
当然,这些都是背后团队需要做的事情,对运动员来说。
跑道上只剩下最原始的指令——
各就位。
预备。
跑。
仅此而已。
位于第九跑道的是一个来自非洲小国的黑人姑娘,小腿纤细的仿佛竹竿。
长得瘦瘦高高,腿特别的长。
看的秦蓁是一阵羡慕。
这小腿线条真是流畅,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她就做不到。
不过这姑娘大概是第一次来参加大赛,有点过度紧张。
抢跑了。
这也不是本届奥运会上径赛头一份。
但多少影响了其他人的发挥,她们这组出现了二度抢跑事件。
看着第五跑道的年轻女孩抹着眼泪离开赛场,秦蓁看到第九跑道那个黑人姑娘有些手足无措的局促。
她真的不是故意的。
但没人相信。
出现两次抢跑事件,这让这一小组的整体成绩都不是很好。
秦蓁发挥十分稳定,小组第二成功晋级,而小组第三的可不就是第九跑道的那个黑人女孩?
她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瓦娜。
瓦娜从小就说法语,只不过这会儿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
秦蓁叹了口气,帮着她做翻译,忙活完这才离开这边。
“谢谢你。”
年轻的黑人姑娘眉眼生动,像是一颗黑珍珠闪闪发光。
“不客气。”
都是被压迫过的民族,她更能感同身受罢了。
倒是邓平带着秦蓁去休息,“你能听得懂?”
“那是,我可是田径场上的语言专家,将来退役后去当个翻译绰绰有余。”
邓平对徒弟吹牛皮这件事早已经习惯,“先去休息,准备接下来的比赛。”
一场重中之重的比赛。
晚上十一点,正是西班牙人夜生活正热闹的时候。
一脸花里胡哨的观众们仿佛看的不是奥运会,而是世界杯决赛。
各国国旗在观众席上舞动着,而以半决赛第一成绩晋级到决赛中的秦蓁,则是被分配在第四跑道,压轴出场。
邓平觉得自己的嗓子都要喊破了。
这真的不一样啊。
尽管和四年前相比,这个奥运会女子百米当前最佳战绩连当时的前三都进不了。
但只要战胜其他人,就足够了。
何况秦蓁向来都是越跑成绩越好,说不定还能在决赛中跑出更好的成绩呢。
运动员先后出场后,在起跑线处再次被隆重介绍。
观众席上的亚洲面孔并不算太多,但还是组织起了红旗的海洋,远在欧洲打拼的国人们组成拉拉队给秦蓁加油助威。
熟悉的声音是那么的响亮,在秦蓁看来,几乎响彻了蒙锥克体育场。
当时间来到十一点五分时,百米决赛进入倒计时阶段。
发令枪响后,观众们肉眼并不能分辨出那些女飞人们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来反应,但肉眼可见的,处于第四跑道的那个小个子跑得最快。
当然,紧挨着她的独联体运动员和德国选手也都迈着大长腿,大步流星的追赶。
不要被带了节奏。
用自己的比赛节奏来跑。
赛前教练一再如此吩咐,那个中国人起跑非常出色,但也只是起跑出色。
半程后她的冲刺能力没那么强,只要能维持住前面的节奏,冲刺跑反超并不难。
同样被这么交代的还有马妮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尤其是之前还跟秦蓁同场竞技,马妮娜更是深有体会。
然而当来到最后四十米阶段,德国人冲刺竭力缩小差距时,她发现这差距并没有缩小太多。
视线前的人依旧在前面,并没有被她甩到身后。
差距不断被缩小,再缩小。
再来十米,她肯定能追上四号跑道的人。
只需要十……
没了。
终点线被踩在脚下,没有十米。
连一米都没有。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