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荣华觉得没有啥希望,提前走了。
秦光明虽然心里也觉得这事儿要黄,可还是硬着头皮留下,再等几天。
毕竟,来绥化厂的主意是自己出的,也是自己联系的。
现在吃顿饭就走也太没面子。
这一等就是三天。
秦光明等得无聊,就上城里转转。
前几天去的家具店,他又进去转了转。
款式上,跟青年厂的各有千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就找营业员瞎聊。
这一聊天,得知绥化厂的家具虽然质量好,款式新,可是大多出省了。
省内的渠道反而不多。
只在绥化本地和哈尔滨有货。
秦光明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
有门啊!
为啥呢?
秦光明他们的家具店叫红双喜,这算是他们自己的销售渠道。
如果承诺让绥化厂的家具进入红双喜店内销售,同时再给自己代工一部分产品,这样他们会不会同意呢?
这样一想,秦光明的思路一下子通透了。
他也没心思逛街了。
赶紧返回了招待所。
当他通过电话,把这个想法跟熊本昌一说,老熊也很高兴。
“你们有多少个家具店?一个月能销售多少套家具啊?”
“呃,现在只有4家店,不过,我们正在扩店,年底应该能发展到10家。”
后面的话,秦光明多少有点吹牛。
没办法,自身实力不行,说话不吹点牛怎么办?
“少是少了点儿,不过咱们这关系,我再汇报一次。”
秦光明心里又燃起希望了。
这次熊厂长倒是很快就回话了。
“小秦啊,不好意思,这次可能让你白跑了。”
一听这口气,秦光明吊着的一口气,一下子就泄了。
熊本昌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小秦啊,你们是生产厂,我们也是。说起来咱们之间确实有竞争关系。厂领导商量后觉得没有合作的必要。这次…我…”
熊本昌有些难交待。
秦光明见事已如此,已经没有希望,反倒硬气起来。
“熊厂长,咱们之间是兄弟单位,你还指点过我!买卖不成仁义在嘛,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这样,小秦,晚上我给你践行!”
“咱们来日方长,我也就不在这儿打扰你们了,我还要赶回去,家里也一大堆事儿呢!”
秦光明哪里有心情喝酒啊!
熊本昌挽留了几句,秦光明客气的回绝。
两人放下电话都各自舒了口气。
秦光明连夜买票走了。
他在绥化耽误的时间够长了。
在车上,秦光明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发现自己也是想当然了。
这才八二年,很多后世的观念和思想都没有形成。
尤其是有竞争关系的双方能相互合作,这样的事在如今就不可能存在。
除非是上级领导的命令。
你没见,如今的国营单位都在办小社会吗?
啥都自己办。
哪怕是驻地在城里,也要自己办。
远的不说,就说驻地在北安城里八道街的北安农场局吧?
你说县里啥没有?
医院?学校?还是公检法?
可它偏不。
医院学校都自己办。
这会儿的单位地方主义思想严重。
一回到北安,他就给李荣华去了电话。
李荣华从绥化回来,就赶回了蔡家岗。
调研起扩大产能的事儿来。
他一听绥化厂代工的事黄了,安慰道:“光明,这种事急不得,我看哪儿,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还得自己干!”
秦光明有些惭愧的说道:“还是书记看的远,是我太急了。”
李荣华以过来人的语气开解道:“能找到代工厂当然好,找不到咱们就发展慢点儿,先把自身的实力壮大起来。再说了,咱们也不是没钱,不就是添设备嘛,工人也不缺,这事不难。”
李荣华越是这样说,秦光明越难堪。
他还是勇于承认失误的。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总体思路是对的,却犯了过于急躁的错误。
再好的想法,用错了时间,也是行不通的。
痛定思痛,秦光明认可了李荣华的意见。
扩大产能。
秦光明返回了蔡家岗。
他和李荣华、肖建国召集了车间主任开会。
研究扩大产能的问题。
在会上,肖建国提出组建自己的细木工板车间的意见。
“咱们林业局的胶合板厂已经确定要改建成细木工板厂了,咱们还有必要建自己的细木工板厂吗?”
李荣华提出了异议。
他说的是实情。
当初郝成斌就是要求调任胶合板厂筹备小组的。
结果,胶合板厂刚打好地基,总局林业设计院就提出要把胶合板厂改建成细木工板厂。
沾河林业局也不反对。
毕竟都是国家投资,只要能建成,对林业局都有利。
如今的郝成斌是细木工板厂的副厂长,也算是走进了副科级。
“虽然细木工板厂正在建设,可他们形成产能没有两三年不可能。咱们能等那么长时间吗?”
老肖的意见是很中肯的。
秦光明更是知道细木工板厂的未来。
拖拖拉拉搞基建就搞了三四年。
后来因为资金不足还缓建了两年。
等到它建好生产都快进入九十年代了。
秦光明感受到了所有人的目光。
如今青年厂开会,好像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事有不决问光明。
秦光明咧嘴一笑。
“李书记的担忧是对的。在林业局已经开始建设细木工板厂的时候,咱们自己建个车间,恐怕林业局也不会同意。”
李荣华点点头。
肖建国微微摇头,一副果不出所料的样子。
“不过…”
他话锋一转,继续道:“细木工板厂建设周期长,厂子规模大,一时半会儿咱们也借不上力,自己先搞个小型的细木工板车间也很有必要。”
他这话,把在场的人都搞懵了,你到底是哪头儿的啊?!
“这个车间咱们先建,投资少,只要能保证给咱们提供板材就行。这样,从制材车间到干燥车间,再到细木工板车间,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有了细木工板,咱们细木车间就有了足够的原料,再也不用担心原料问题了。”
肖建国小鸡啄米般的点头。
李荣华沉思了一阵,看向三个车间主任。
唐满也点头同意。
他是看着徒弟一步步爬起来的。
在他的心中,秦光明就是个被自己发现的宝贝。
他的意见一定得支持。
“那这样,我们的资金就紧张了。”
李荣华还是为钱操心。
“书记,先干起来再说,局里慢慢周旋,他们会同意的,大不了咱们承诺,以后这个细木工板车间划转进细木工板厂,这样他们还能有啥意见?”
秦光明已经不想再这样扯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