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如意一听就来了精神:“怎么说?你做了什么?”
“我准备在亚运会之前办一场呼啦圈比赛,下一期的《生活日报》会刊登比赛的相关广告,第一名将会奖励一万块。”
《生活日报》是清省销售量非常高的报纸,主要关注民生民事,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比省日报之类的报纸要更加生动有趣。
苏如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翻一翻,里头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很是有意思。
而且也能从报纸里感受到人民生活的变化,有时候还能发现一些商机动向等。
虽然是省级报纸,可因为报社在省城,所以省城的事刊登得比较多,王慧婷就是靠这些信息对省城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手笔啊!”
苏如意听了之后,开心坏了。
现在万元户是没有几年前那么夺目,可依旧是一大笔钱。
参加个比赛就有机会获得这么大一笔财富,而且这种比赛也不是很难,肯定会让很多人动心。
事实上,苏如意也想过这个营销策略,奈何口袋没钱,搞不起来。
顶多就是在小县城小范围搞着玩的,像挺这样搞这么大的,她就没有这个实力了。
今年的亚运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这一级别的国际综合运动会,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掀起了大家热爱体育运动的狂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因此全国上下都非常关注,也让运动更受到大家的关注。
运动会前后,运动相关的东西都会受人追捧。
呼啦圈比赛虽然跟运动赛事没有直接关系,可也是一种运动,也能带动其爆火。
陆挺在大家都翘首以盼的亚运会之前,举办这样一个赛事,也会受到广大关注。
更别说第一名还砸这么多钱,这样的宣传营销手段,在全国都是极为少见的。
清省这样相对保守的省市,更是第一次出现。
苏如意可以想象,到时候的场面会有多火爆。
比赛备受关注,那呼啦圈就不愁卖了。
陆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苏如意对陆挺很是敬佩,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生意做得那么大呢,瞧瞧这脑袋瓜子,不仅长得好看,还挺好用。
“我还以为你们会等亚运会的热度呢,没想到会自己先搞出热度卖货。”
呼啦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流行开,传到清省也不会太久。
亚运会一来,不需要做什么,也能将热度带起来,不需要前期这么大的投入。
毕竟这样做费钱费力,还有一定风险。
陆挺顿了顿,道:“我不喜欢等待机会,更喜欢自己创造机会。”
苏如意莫名觉得这话意有所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活该你挣大钱。”苏如意由衷道,“比赛方式是什么样的?”
“在固定时间内能转动最多的呼啦圈者为赢家。”
苏如意一听这话,心中暗道奸商啊。
如果只是普通人家购买呼啦圈,顶多一人一个。
这玩意又不容易坏,因此上限是可以算出来的。
可如果要比赛,就得练习怎么转动更多的呼啦圈,那肯定就不能只买那么一两个了,那得一摞一摞地买。
再不济也得多买几个,练习怎么往身上加呼啦圈,一开始转几个还行,同时一起转多个呼啦圈,是非常艰难的。
这样一来,销售量不就大大地往上提了吗。
虽然参加比赛的人是少数,可比赛是会影响更多的人的,让人会跟着一起这么玩。
“决赛的时候,是不是还要联系电视台?”
陆挺并不意外:“被你猜中了。”
电视台广告不好上,价格也比较高,因此陆挺放弃了。
但是相关报道是要跟上的,他已经打点好。
这样的比赛也是个新鲜事,只要举办得够热闹,不需要联系电视台,本地新闻也会去关注,所以投入就没有那么大了。
苏如意已经能想象得到,到时候会有多火热。
原本以为还要等一阵,才迎来高峰期,现在看来确实如同陆挺所说,呼啦圈要热卖了。
虽然赛事是在省城举办,县里怕是没几个人会报名,可现在娱乐少,大家肯定会很关注,热度也会辐射到县城里。
“你们的产能能跟得上吗?”
苏如意已经能想象得到未来的火爆情况,她也开始热血沸腾起来她距离成为包租婆又近一步!
“我又进了几台机器,未来塑料厂将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生产呼啦圈上。”
“陆老板,你们这是要马力全开啊!你现在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塑料厂上了吗?”
“算不上,主要是为了出口气。”
苏如意不解:“出口气?什么意思?”
陆挺笑笑,可语气里却透着冷意:
“有人想要整垮我们塑料厂,我就偏不如他的意。”
苏如意却从这句话里品出了其他,陆挺应该是知道幕后指使者是谁了。但是估计因为各种原因,他并不能直接跟对方对上。
不能直接反击,那就击碎对方的阴谋诡计。
“陆老板一定心想事成,只是以后就请陆老板多多照顾了。“
“当然,如果不是你,我们塑料厂也想不到这一茬,是你带给塑料厂生路。你们市的货都会统一发给你,不会批发给其他人。并且我承诺,你的货都会排在前面,就算别人都断货,你那边要多少我们给你多少。”
依照清省目前状况,呼啦圈真正火起来怕是要等到亚运会之后。
在这期间,没有特别的机遇,是很难想到去生产呼啦圈的。
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快两个月,塑料厂现在整体情况岌岌可危,陆挺也不可能一直补贴。
到那个时候,塑料厂怕是已经撑不下去了。
陆挺毕竟是个生意人,虽然办这个厂子也没指望给自己挣钱,更多是帮扶那些退伍军人和家属,完成自己曾经的愿望,却也要保持收支平衡,能够自给自足。
所以,陆挺于情于理,都要对苏如意这个提供生路的人优待。
苏如意能够收到货时,拖延付清尾款,也是优待之一。
要知道塑料厂之所以到今天这地步,一部分也是被坏账拖累的,所以塑料厂现在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并且在订货时,就要缴纳足够的定金。
因为有一些缺德的,下了单最后却不要货,而定金又不足以付清成本。
那些东西往往难以自行对外销售,给厂里带来极大损失。
“这些都是你之前承诺的,就没有点新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苏如意不得寸进尺,那就太不生意人了。
“你还想要什么?”
对方声音突然低沉,跟在耳边低吟一般。
苏如意清咳一声,努力让自己清醒,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音控影响自己挣钱。
“定金少收我一点呗。”
她就要成为召光市总代理了,那就需要大量进货,奈何她囊中羞涩。
这样的机遇抓不住,苏如意会懊恼死的。
陆挺低声笑了起来,“可以,我给你担保,但是总货款不能超过十万。厂子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也不能太过头,让其他人难做。”
苏如意感动得快要哭了,十万啊!还要什么自行车。
“陆老板大气!回头我到省城请你吃饭!随你点。”
苏如意挂电话后,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嘴角的笑容比AK还难压。
发财了,发财了!
快走到家的时候,苏如意才想起来,她没问陆挺找她有什么事。
比赛的事,也不足以让他专门打个电话过来吧?
算了,要是有事,陆挺肯定会再打电话过来。
苏如意哼着小曲儿,毫无压力地回家吃饭了。
自从王慧婷开始挣钱,家里的伙食就更好了,而且王慧婷现在已经知道苏如意真实饭量,李梅也就跟着知道了,也就不好太寒酸。
李梅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快把楼里的小孩馋哭了。
难免有人酸言酸语,觉得她们家太飘了,拿着男人的卖命钱,竟然这么大吃大喝,过不了多久就坐吃山空。
不过今天倒是没人说这些闲话了,因为大家都看到仓库里那一大堆的呼啦圈。
“童会计前头的女儿,竟然这么有钱?不是说是农村来的吗?”
呼啦圈卖那么贵,这么多货可见成本多高。
“抚恤金不会都给她了吧?”
“女人就是不行,拿点钱就漂亮。看着吧,肯定会翻大跟头的。”
不管外界怎么说,今晚家里的气氛特别好。
李梅也不像之前一样,看着那么多饭菜被吃完,高兴的同时又非常心疼。
今天做了半天生意,让她深刻体会到挣钱的乐趣。
苏如意也不是个小气人,按照给包子铺老板的提成,也给了李梅。
今天是两人一起卖的,所以给了一半,苏如意给凑了整,一共二十五块钱。
李梅手都颤了,根本不敢接。
“这也太多了。”
她们今天只卖了半天,而且名气也还没打出去,这要是卖一天………………
李梅都有些不敢想了,总觉得不真实,这钱有这么容易赚吗?
“拿着吧,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苏如意将钱塞到李梅手里,并且将“呼啦圈比赛‘跟大家提起。
“一万!”
王慧婷惊呼出声。
其他人也都震惊了,这呼啦圈也没啥难度,大人小孩都能玩,搞个比赛赢了竟然能拿这么多钱!
童云云的眼睛都快闪得像灯泡了,她现在玩得可溜了。
“对,第一名就一个人,第二名有三个,奖励彩色电视机,第三名十位,奖励凤凰牌自行车。”
这下童云云忍不住了,“我要参加!大姐,我要参加!”
第一名就一个,这是面向全省的赛事,想要拿到还是比较难的。
可其他名次加起来有十来个人,顿时觉得自己有希望了。
李梅:“比赛是在省里,你凑什么热闹。”
苏如意:“现在去省里也方便,云云要是想参加就去呗,反正我时不时也要去省里一趟。”
李梅这才没说什么,童云云高声欢呼,在那蹦来蹦去。
很快楼下传来骂声:“上面干啥呢!再蹦楼就要塌了!”
童云云顿时僵住,大家都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苏如意冷静下来,就开始有些苦恼了:“我还是得找个正经门面才行。”
她就要成为市总代了,总不能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
到时候她最好还要装上电话,方便订货。
这都是钱啊!
想想就心酸,她现在连买电话和装电话的钱都没有。
现在装电话非常贵,装一台就要好几千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排上。
第二天一大早,苏如意就坐着三轮车带着货去包子铺。
三轮车是昨天李梅联系的,厂里效益不好,厂里一些人也开始搞点副业,比如三轮车的主人王叔。
王叔原本也是家具厂的员工,知青返城时,他把工作让给了下乡的小儿子。
他自己则弄了一辆三轮车,到处给人拉货。
苏如意虽然扛着呼啦圈也不觉得重,可到底还是不方便,从家具厂走到包子铺也得三十多分钟。
因此干脆租了王叔的车子,让他帮忙运货。
苏如意也蹭个车,也就不用自己走了。
这年头也没有人管,因此呼啦圈垒得特别高,苏如意看着都担心不小心歪了会翻车,没想到愣是一路稳稳当当的。
王叔笑道:“我之前运的东西比这多多了,也翻不了。”
呼啦圈相对比较轻,对于王叔来说非常轻松。
到了包子铺,就看到已经有人在买呼啦圈了。
马乐凤正守在那卖呼啦圈,看到苏如意很是高兴。
“哎哟,你可算来了,再不来都不够卖了!”
苏如意诧异:“昨天我不是留了五十来个吗?”
“都卖完啦!你看就剩下那么点儿了。昨天你们走了之后,还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过来买呢。”
包子铺位置好,距离县电影院不远,因此晚上的时候也会有人路过。
马乐凤和丈夫孙兴兆之前就觉得,包子铺晚上不开门真是浪费了,但是他们也不能一天忙到晚,这样身体扛不住。
他们开包子铺的,那都是三四点就要起床忙活的。
“姐,你也别这么拼,要注意身体。”
“没事,我也需要收拾和为第二天准备,顺道就给卖的。”
这个点正是包子铺热闹的时候,可马乐凤还是过来负责卖呼啦圈,苏如意往包子铺里头看了一眼,发现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在那帮忙。
马乐凤看到她的眼神,解释道:“那是我女儿和儿子,她们今天也过来帮忙。”
“原来是你两个孩子啊,没想到这么大了,看您还这么年轻呢,站在旁边像姐姐。”
马乐凤被夸得合不拢嘴,“我们包子铺太忙了,也没工夫管他们,所以他们都是去爷爷奶奶家。
“今天怎么过来了?”
“还不是因为你这个呼啦圈。”马乐凤笑道,“他们知道你在这寄卖呼啦圈,他们也想要,我就跟他们约定,他们要是来帮忙,我就给他们买。”
在这个年代,这么大的孩子都会开始帮家里的忙,可马乐凤婆婆心疼这个小孙子,不想让他辛苦就不让他过来。
马乐凤看儿子不来,也不让女儿过来,于是平时都是他们在这里忙碌。
现在儿子为了呼啦圈嚷着要过来帮忙,她婆婆也拧不过,只能同意。
为此马乐凤很是高兴,倒也不是因为孩子能过来帮忙了,更多是这样就能多跟孩子们相处了。
孩子平时要上学,他们又要做工,没多少时间在一起。
好不容易放假了,爷爷奶奶又让他们过去,这让马乐凤很不高兴。
别人觉得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件好事,可马乐凤不这么认为,觉得他们把孩子都给惯坏了,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
“姐,昨天的呼啦圈你卖得差不多了,我就都当你卖完了,等一会儿人没有那么多了,咱们进去算钱。”苏如意在马乐凤耳边低声道。
马乐凤笑得眼弯弯的,“我看你第一眼就知道你是个敞亮人,姐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应该的,我们都说好了的。”
马乐凤回包子铺帮忙,人都是笑盈盈的,她昨天其实也没干啥,一边收拾一边就把呼啦圈给卖了,就能额外挣二十几块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啊!
包子铺早上生意是真的好,外头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也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竟然卖呼啦圈,苏如意还特地写了个牌子挂在门口,上面直接标注了价格。
一上午苏如意就卖掉了五十多个,越临近中午,卖得越好。
不过李梅一来,她就直接当了甩手掌柜。
苏如意在包子铺里买了十个馒头,配上李梅带来的菜就开始吃了起来。
包子铺的馒头做得好吃又实在,也就不用李梅再辛苦自己做了,炒点小菜就行。
“没想到你这么瘦,竟然能吃这么多。”
马乐凤目瞪口呆,要知道他们家馒头很实在,一个有成年男人拳头那么大啊。
马乐凤也是第一次看到苏如意的饭量,之前苏如意买一堆包子馒头,她只以为她们家人多,所以才买得多。
“我就是看着瘦。”苏如意笑道,“姐,你知道哪里的门面要出租吗?”
“你想租门面?”马乐凤心里一颤,“咱们这也够摆了,没必要再租门面,现在门面租金可贵了,年年还翻倍地涨。”
马乐凤有她的私心,要是一直在这里摆,她也能顺道挣一笔。
马乐凤已经打算好了,这些钱她当私房钱拿着。
因为晚上收拾都是她来做的,丈夫负责早上备料,所以晚上卖出去的呼啦圈那也算是她的。
两口子现在也挣了不少,但是她想要补贴娘家,动用这些钱丈夫就会不高兴。
马乐凤就想着,用这笔额外挣的钱去补贴,总不能再落埋怨了吧。
但是她说的也是实在话,门面房租太贵了,你的生意越好,房东越要高价,而且还想把店收回去自己干,出钱还出得战战兢兢的,得各种讨好房东。她有时候都想跟以前一样,走街串巷摆摊了。
“我不需要太好位置,但是得有个落脚的地方,这里我也不打算收摊。”
这里位置实在是好,回头她打算立一个广告牌,将门面地址贴上。
这样就算门面在犄角旮旯,也不担心没人找过来。
苏如意也考虑过民房,可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群居,那样就太打扰邻居们了,除非租独门独院,那成本又太高,还不如门面实在。
反正这里摊位费也不贵,多一个销售点也多一份进项。
马乐凤一听这话,心里舒了一口气。
还以为她这小算盘刚打,第二天就落空了呢。
“你要是不挑地方,那还不如租李叔家的呢。”
苏如意:“李大爷家没有门面啊,而且他不是不对外出租吗。
“他家可以把房子改了啊,把朝着街道的杂物间改成对外开的房子不就行了。李叔也不是不想出租房子,只是担心遇到难缠的租户,回头欺负他们家这些老弱。可你就不一样了,你一个小姑娘弄不出个什么,而且改成门面也不进家门,也不怕出
现纠纷。”
苏如意顿时心动了,她寻摸这几天也不是没找到出租的门面,而是有些人看着就不好打交道,苏如意也就不乐意。
可李大爷一家都是好说话的,租下来也不怕麻烦。
“他不是想卖房吗,还会出租吗?”
“你要不去问问呗,你们又不是不认识。”
苏如意想想也是,又买了一些肉包子,提着去找李大爷了。
苏如意走到门口,就看到刘秀芝也提着个篮子朝着李大爷家走去。
刘秀芝也很快看到了苏如意,看到苏如意手里的东西,不禁皱起眉头。
“小苏,你怎么又来了?”刘秀芝说话明显没有之前客气。
“我找李大爷有点事。”
刘秀芝上下打量着她,“我跟你讲,有我们这些老邻居在,不会让人打李叔主意的。”
苏如意挑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你给我记住了。”刘秀芝冷哼一声进门了,一到门口就扬起了笑容。
“李叔,我给你带了点青菜,这都是我自己找地方种的,长得可好了。
刘秀芝的声音态度完全变了,跟在门口的时候判若两人。
老李头从厨房里走出来:“我们家的菜够吃,你不用送过来。”
“我们自己吃不完才送过来的,您别老跟我们这些邻居客气。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就这么点东西能送出手。”
“你们家人多,哪里吃不完,你还是拿回去吧。你现在住的地方,离这里也挺远的,就别来回奔波了。”
“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就是一点心意,还是您看不上我这些东西?”
“这哪能啊…………”
两个人又开始推来推去,最终还是以李叔失败告终。
“李叔,小宝现在情况怎么样?我们担心去医院吵到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老李头低着头,不说话就知道情况不怎么好。
“还是给孩子做手术吧,别心疼孩子小,治了才能安心。”
老李头依旧没说话,内心极为纠结。
那些买房子的人给的价格越来越低,这让老李头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您和婶子再考虑考虑,孩子情况等不得啊。”
刘秀芝也没有多留,东西放下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看着好像单纯过来送东西,并没有别的想法。
送走刘秀芝,老李头才看到苏如意,连忙笑着跟她打招呼。
“是如意啊,快,快进来坐。”
老李头以为桃子摘完,苏如意就不会再来了,心里还有些惦记,没想到今天又来了。
老李头很高兴,连忙招呼她,又是倒茶又是把之前留下的桃子拿了出来。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啊?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苏如意也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
“李大爷,您有没有出租临门杂货房的打算啊?我想租您的这间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