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二在昆明给一个大老板当机要助理!
张外公马上想到了小祂哥。现在,他必须敲实那个“大老板”姓什么,但他不敢多问,否则他在刘五的眼里就会变得可疑。
机要助理,村里人不可能知道这么现代的名称,肯定是刘二自己回来说的。
张外公说:“他现在在昆明啊?”
刘五说:“上星期回来了,又走了。忙。”
张外公说:“回昆明了?”
刘五说:“不知道,他说他去见他的老板。”
张外公说:“刚走?”
刘五说:“嗯,坐赶集的班车走的。”
张外公赶紧把话拉回来:“那我去找那个姓孟的问问,他在几组?”
刘五说:“莫急,我给他打个电话。”
张外公说:“不用,我自己去好了。”想了想又说:“你打个电话也好,谢谢!”
刘五就掏出了手机,打给了那个姓孟的,这次他讲的是当地话,张外公听不懂了。很快,刘五就放下了电话,说:“他在西藏干活儿呢。”
张外公看了看他的手机,笑着问:“村里都用上这么贵的手机了?”
刘五说:“这是我二哥送给我的。”
张外公点点头:“那我再去牟礼镇找找人。走了。”
刘五又说:“进来耍吗。”
张外公说:“事儿急,再见再见!”
他快步回到车上,钻了进去。村里太安静了,他打着火之后引擎声显得惊天动地的。那个刘五一直站在院门口,朝他张望着。
张外公回到了村支部旁边的小卖部,直接问那个中学生,赶集的班车过去多久了,中学生告诉他,估计快到牟礼镇了。通过这个中学生,张外公才知道所谓“班车”就是一辆大三轮,带蓬的,车厢里摆着一些马扎,一次能拉七八个人。
张外公忽然想起来,他进村之前,好像看见过一辆墨绿色的三轮车,装了一车老头老太太,迎面开了过去。
张外公赶紧上车去追了。
他不能打草惊蛇,只有悄悄跟踪刘二才有可能找到小祂哥。就目前来看,刘二是蛇,他的家人是草,所以张外公才没说他是来找刘二的,否则,他们肯定会给刘二打电话说这件事,根本控制不了。
张外公一直开到牟礼镇,都没见到那辆“班车”。镇上赶集,人很多,在这里车是弱势群体,行人才是强势群体,只见人头攒动,大家走走看看,就算你按坏喇叭都没人理你。
张外公第一次开始怀念亮着警灯鸣着警笛的那种威风。
可是,他的怀念马上被一个场面给毁掉了——前面真的出现了一辆警车,它确实亮着警灯,确实鸣着警笛,但还是被困在了人群里,根本走不动,它的前面就是个老太太,看样子都有八九十岁了,背着大大的竹篓,里面装着一把手腕粗的青菜,她的腿弯着,背弓着,颤巍巍地朝前挪动,根本不搭理身后是什么车,走着走着,她还停下来,跟另一个和她同样年岁的老太太聊起来……
艰难地穿过了两条街,张外公终于看到了那辆来自草店村的“班车”,不过它斜停在路边,上面已经空了。
张外公把车停下来,跟人询问牟礼镇的车站在哪儿?一个年轻人指给了他。
他的脑袋一下就大了——车站就在他刚刚进入镇子的地方,他还得穿过两条街过去!
他只好掉头朝回走。
他又看到了那辆警车,它还在原地慢慢移动着,那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太还挡在它的前面。
张外公感慨起来——在乡镇基层派出所当警察真不容易啊。
好不容易来到了车站,只有两个人在等车,一个妇女抱着个娃娃,还有个男的,哦,应该说是三个人在等车,那男的30多岁,穿着一身廉价的西装,旁边放着一个红白蓝编织袋,胡子拉碴,初一看很像刘五,看来,他就是刘二了。
这人是小祂哥的机要助理?
张外公把车停下来,坐在车里观察他。
他拿着手机在玩儿。
趁此机会,张外公给队里打了个电话,简单汇报了一下情况,并且让他们查查小祂哥有几个助理,有没有一个叫刘二的。
很快队里就给他打来了电话,小祂哥总共两个助理,都是男的,一个姓袁,一个姓巩,都是大学毕业,其中一个还是博士,目前他们都在公司上班。还有个女孩叫红秀,说是助理,其实她只负责照顾小祂哥的起居。
没有姓刘的。
张外公猜测这件事有两种可能,第一,非常深邃,这个刘二是个没有在人事部门备案的神秘人物。第二,非常搞笑,这一切只是个误会。
不管怎么说,目前只有这个刘二才是小祂哥的线索,他不能放弃。
来了一辆小巴,正是开往成都的。刘二终于拎起编织袋上去了。那对母子没上。
小巴开走之后,张外公也开车跟上去了。
他跟随着这辆小巴,朝着成都方向开去,没想到,在接近成都的时候,小巴停下来,刘二下车了!他横穿公路,去了相反的方向。张外公赶紧找个路口掉头,等他折回来的时候,正巧有一辆大巴在路边停下来,刘二钻进了那辆车。
张外公看了看,大巴上写着:双流—昆明。
这个人真的回昆明了!
张外公咬住了这辆大巴,它好像故意要甩掉张外公一样,速度非常快,一路都在超车,如果不是它偶尔违规停车,卸下和装上乘客,张外公差点追不上它。
从成都地区到云南的永仁县,总共700公里,它只用了5个小时。
令张外公意外的是,刘二在永仁县下车了,他把编织袋扔出了高速路的护栏,然后跳了出去,动作非常麻利。这下张外公慌了,他赶紧从收费站出去,然后沿着乡道去找人,还好,刚刚走出大概一公里就看见了刘二的身影,他上了一辆三轮车。
看来,他的目的地不远了。
张外公跟上了这辆三轮车。半个钟头之后,三轮车七拐八绕地开进了一个村子,刘二下车了,他付了车费,然后扛着编织袋朝村里走去。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张外公把车子停在了村头,改成了步行。
这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刘二似乎也不知道该朝哪里走,他不停跟人打听着,好像在找什么人。难道小祂哥藏在了这个村子里?
最后,刘二跟一个老年妇女聊了很长时间,竟然离开了村子,又上了一辆三轮车,朝着县城方向走了。
张外公给队里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帮自己查一下小祂哥跟永仁县的关系。队里很快回了话,他们说,那个姓巩的助理老家就是永仁县的。
张外公觉得,小祂哥藏在这个县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刘二坐三轮车来到了县城,走进了一家很小的客栈。张外公把车停在外面等了半天也不见他出来,他下了车,拎着行李箱,走进了这家客栈。
老板是个小个子妇女,她说:“大哥,你住店呀?”
张外公问:“刚才进来的那个人住几晚?”
老板说:“那个四川人?他住一晚。”
张外公说:“我看看他的登记。”
老板说:“你是干什么的?”
张外公掏出证件给她看了看,她赶紧拿出登记本递给了张外公,上面写着:刘洪田,昆明渊薮集团物流部。渊薮集团正是小祂哥的公司!
张外公说:“你给我开个房间,挨着他的。”
老板应该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她有点紧张:“好的好的,他住在107,你住在108吧……”
张外公掏钱的时候,老板赶紧说:“你们是公事,不要钱了。”
张外公说:“那怎么行。对了,能开发票吧?”
老板又紧张起来:“我们的发票用完了……我可以到旁边小卖店给你要一张,文具行不?”
张外公摆摆手说:“算了。”
老板收了钱,把钥匙给了张外公,说:“有事你就吩咐啊!”
这家客栈从外面看还挺气派的,进来之后才知道有多糟糕,过道很窄,还黑咕隆咚的。张外公来到了108门口,朝旁边的107看了看,门上只有一块脏兮兮的玻璃,挡着天蓝色的帘子,没有任何声音。张外公怀疑,从里面很可能听得见他跟老板的对话。
108房间的锁头有问题,他拧了半天才打开。房间很小,两张床,就跟火车硬铺差不多,它们要是再宽点中间就过不去人了。
张外公叹了口气。上次,他跟一个诈骗犯的案子,嫌疑人住五星酒店,他也跟着住进了五星酒店。现在他的嫌疑人是刘二,他只能跟着住这种小旅馆了。
他刚刚把行李箱放好,就听见有人敲门。他以为是那个老板,打开门一看,竟然是那个刘二。